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贵州福泉市供销合作社:着力“三化”助“三农”


  近年来,贵州福泉市供销合作社以服务专业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为重点开展工作,着力发挥供销合作社的职能作用,努力实践“三化”助“三农”,助农增收成效明显,得到社会好评。

  服务农业专业化。以服务专业化为特色,从转变经营作风入手,把过去坐在门店中服务(农户上门购买农资和生活日用品)这种单一的服务方式改为送货上门,送货到农户家中;把过去只有白天销售服务改为晚上同样开展销售服务;把市场销售价格与平价销售、经营利益与确保商品质量结合起来,实现“双方”共赢格局。农忙时节组织供销合作社干部职工开展农业科技种田宣传,组织送肥料、农膜、农药等农资商品下乡等活动,把农业科技种田知识送到农户心中,将放心农资、平价农资送到农户家中,支持农民发展生产。农闲时间走进田间地头,帮助农民加强田间管理,抓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同时,组织全市便民店的业主开展质量“先行赔偿”承诺活动,让农民放心购买农资,专心发展生产,保护农民的利益。近年来组织销售的农用物资,没有收到一例举报。

  农业产业化。福泉市供销合作社抢抓机遇,找准自己发展的优势和国家政策的优势,追赶发展,先试先行,主动作为,大胆实践。通过认真调研和科学分析、测定,市社发现福泉黄丝江边的气候、日照和土质条件,非常适合种植葡萄、草莓、西瓜、猕猴桃等农作物。不过,种植仅局限于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形不成规模生产,导致经济收益低。市社经过综合分析,确定了产业发展内容与方向。2010年,市社在福泉市黄丝镇黄丝村江边创建精品水果科技示范观光园基地,并拟定了农业产业化实施规划方案,由福泉市供销合作社下属企业——福江农业发展公司具体实施。基地的面积不断扩大,已从2010年的200亩发展到2012年的1000亩。到目前,市社投入资金1600万元,修建了游客观光步道、休闲长廊,完善了水、电、沟渠等配套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由福江公司牵头,村民参与,共同出资16.5万元,筹备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带动了黄丝江边农家饭庄,饮食、住宿、烧烤、游泳、垂钓等农家乐的发展。目前,基地年平均可接待游客15万人(次)。解决就业100人以上,带动就业200人以上,共助民增收400万元以上。

  城乡一体化。福泉市供销合作社紧紧抓住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机遇,着眼于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从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缩小城乡差距出发,积极构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目前,在全市已建立了113个“新网工程”网点,覆盖了全市100%的乡镇及90%以上的行政村,形成了“以农资总公司为龙头,配送中心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新网工程”本着“双向流通、一网多用、综合服务”的宗旨,每年组织价值800万元的农产品进行销售,年可为农民节约运杂费100余万元。另外,各网点还展开优惠让利活动。至今,113个网点、综合服务站已让利100余万元给农户,为全市农民节约费用200余万元。市社以创优质服务为着力点,积极开展了灵活多样的服务。目前,市社正在把电信、银行收费代理等各种新型业态融入到“新网工程”服务网络中,为实现“新网工程”成为农村农民的商品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综合服务中心作铺垫。(宋启国)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