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郑风田:警惕速生农业的危害


  美式速生农业的模式被我国拿来当宝贝,标记为“国际化、规模化、效率高”,而它的副作用则少有被提及。

  丹麦并没有学习美国模式搞速生肉,而是追求动物福利,追求养殖、质量、食品安全与可追溯性,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猪肉出口国。其养猪业也走过弯路。在2000年刚开始禁止使用抗生素时,丹麦养殖的猪也曾出现大量病患,尤其是刚断奶的小猪。在不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丹麦养猪业开始重视猪生长环境及卫生问题,通过改善猪生长环境从而提高猪的自身免疫力。通过给猪洗澡、保暖、住单间,完善科学饲养体系,对小猪进行全方位的照料等方法,丹麦养猪业摆脱了抗生素。随着经验的积累,照料猪还变成一门学问,培养幸福猪是他们的目标。消费者在购买猪肉产品时,也会选择那些享受过更好福利的猪肉。

  中国今后不应再搞单一化的美国模式,而应该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片面地推销美式逻辑、追求速生模式会留下很多副作用。所以未来应该扶持一些农户散养的土鸡,有专门的连锁店进行销售,而不能以低效率将其消灭。当中国人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吃速生鸡时,也是最危险的时候。

  目前的养殖模式也应该重塑,那些“公司+农户”的模式,虽然成本低,但农户高密度养殖带来的副作用很大,所以应该逐步放弃,转而向大型工厂化方向发展,通风透光,严格按程序运行,尽量减少不安全因素所带来的副作用。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