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贤馆茶馆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附近的国子监街,茶馆面积约200平米。客厅装饰古朴,室内低垂的草帘将客厅分为几间不同规格的空间,茶馆还有两间雅室,一间以日本风格为主,一间接待贵宾。2007年,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出了最新的10个亚洲最具特色的地方,北京留贤馆茶馆就是其中之一。
北京素来是寂寥的,虽然街道上车水马龙、人群涌动,但是仰望天地总感觉有一个叫孤独的家伙在扇着翅膀。它扇出的风间隔了人们的距离,吹散了对回忆的牵挂,让每人心里只留下自己,大步地踏在当下的每一块土地上,努力地赶超时间,乃至超越自己。如果说时间是淌下的水,落手之前是未来,流过则是回忆。大家为何很少想到要尽量留住这些生命之水在手中的片刻光阴,与亲密的人一起分享呢?没错,你很忙碌,你有很多的理想要去完成,所以你要马不停蹄。或许你需要的不是各种理由,一颗愿意放松的心和一块能够令你放松的地便足矣。无论你的脚步是沉重似铅还是轻盈如羽,不如都停下来,带着自己的那颗满是旅尘的心,来留贤馆里坐一坐。
让时间充满快乐
留贤馆的女主人史涛涛女士告诉笔者,留贤馆建于2000年,作为雍和宫的一个文化元素装点着国子监街这条满溢着佛语禅香的、浸着600年岁月厚味的老街。在这条街的两端分别有两块牌楼,一块刻着“集贤门”,另一块刻着“成贤街”,据说多有学者聚此开会,会后便从这两个“贤门”散去。茶馆希望这些贤者不妨放慢步伐,多在这条街驻留一下,于是便有了这个“留贤”的茶馆。
不仅是想挽留那些往来的学者,同时史女士创建这家茶馆也是为了给自己的心寻觅一个栖息地。多年在影视行业这个大漩涡里奔走的史女士常感慨活得紧张,心情难以放松,因而生活就不会愉快。人的一生最难得的就是活得开心,要尽量让每一天跳动喜悦的音符。可惜大部分人的人生路都不是自己开拓的,而是被现实的山石挤出的一条弯曲窄路。为了迎合现实,他们放弃了很多旅途应有的风景,这也就意味着错过了人生本可以享受的乐事。
谈话间史女士引出了一个伤感而又幸福的故事。刚开业时,一对德国夫妇曾到店喝茶,离开后两人承诺有机会还要再来。然而10年后太太因病离世,只留先生一人重温旧地。之前有与太太一起喝茶的回忆,因而那位先生不愿再喝茶,静静地坐在桌旁,沉浸在悲伤的湖中追忆那些泛着美好波光的昔日涟漪。
生命本就短暂,何不让让它的每一步都成长在快乐中呢!
随意自由的心性
“没有目的就是目的。”这句话史女士常挂在嘴边。做生意不可能不考虑盈利,但是过于急功近利绝不是佳策。史女士坦言自己开茶馆的初衷简单至极,只是想到了“开一家茶馆用来放松养心应该不错”,于是便有了留贤馆。
留贤馆里的茶家具都颇具年代感,木桌上的每一道岁月都在诉说着这些年发生的故事,弥漫在屋子里的一种陈酿的味道逐年变得愈加醇厚。这倒提醒笔者发现这里确实没有看似风格统协一体的新家具,而且旧迹斑斑的多宝阁上摆放的茶杯茶壶仿佛也都藏着一段段耐人寻味的云烟往事。用一套套成型的家具茶具装饰茶馆是常规,而从各地撷取特色各异的物件拼配到一起,则是超越定式的创意。随意搭配本无心,形成风格别具意。史女士说茶馆里的每一把桌椅、每一只茶杯都是自己淘来的宝贝,感觉喜欢便买来。茶馆的物件中饱含了自己的爱,日积月累,东西多了,茶馆里的爱也多了。
同时,还有随缘的朋友送来的小摆件,比如佛像、字画、手串等,这些随意中夹杂着丝丝友爱情谊的物品,也无时不为留贤馆增色。
小茶叶有大包容
聊到留贤馆的茶,当笔者问道哪一款茶最具特色时,史女士迅速且斩钉截铁地答道:“每一款茶都值得品味,都是好茶!”这股自信从何而出?史女士解释说,茶是极具包容性的尤物,它的种植环节里包含茶农的辛苦劳作和费力的制作,流通环节要经过市场的检验并与命运安排的买家结缘,待到最后品尝茶时会被倾注品茶者那清淡而悠远的情感。而且自始至终,茶所走过的每一步都萦绕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强烈的尊重,它们循环往复于喝茶者、种茶者、卖茶者和泡茶者之间。每一款茶都经历着同样繁复但又绝无雷同的故事,难道不足以获得“款款经典”的美言吗?
待茶如此,待人亦是同样。史女士说,留贤馆不会只定位高端,不会只服务于某一类人群,那面古韵中不乏现代气息的大门向每一位茶客敞开。茶馆最初的形态是茶棚,为过往的客人提供茶水解渴,其中有官宦有布衣。如今它的样貌虽然升级,但骨子里的博爱情怀依旧不变。你消费也好,闲坐歇脚也罢,可以是常客,也可以是过客,留贤馆只希望舒缓你倦态的心。
《时代》杂志说留贤馆是“亚洲最佳都市隐居地”,笔者着实不敢赞同。隐居意味着与世隔绝,脱离现实,这反而误解了史女士“心灵栖息地”的真正内涵。我倒是建议把“隐居地”换成“加油站”,在这里洗净身上的倦尘,养精蓄锐,然后继续下一段旅程。
北京圣唐古驿设计事务所点评:
留贤馆茶馆坐落于孔庙对面,青砖灰瓦的建筑风格与成贤街的古建风貌浑然一体,牌匾设计在幽静的环境中,添加了一份书香之气。
馆内采用传统的中式设计风格,以红木色为主色调,配以柔和的暖色系灯光,营造出一幅温婉宁静的氛围,使来客忘却了城市的繁华与喧闹。坐在茶座之上,习惯周遭的一切,无论是家具摆设,还是茶具茶盏,一切都是那样精致。宛若祥云的书架、精致的红棕雕饰镜框、古旧雕花睡榻……无一不体现着馆主对这方天地的热爱与用情。
散座区以镂空木质屏风和低垂的草帘为隔断,在保证茶客私密性的同时,又不失视觉上的美观与通透。茶座旁边的木质多宝阁上,陈列着数种名贵紫砂茶壶,茶客可在品茗之余,细细把玩一番,亦可将钟情之物买下,常伴左右。
雅间内的装饰风格与其说是日式,不如说是盛唐之风来得更加贴切。雅间内仿照盛唐传统房间,以“和室”铺设地面,也就是后传入日本声名远扬的榻榻米。三两好友相邀至此,以最舒服的姿势,或危坐或斜倚,品茗、看书、聊天,舒适的环境、幽柔的光线,恍若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