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乡土乡亲创始人赵翼见面是在他的工作室里,正值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一代宗师》面世之际,他与团队成员们都在忙着限量纪念茶的相关工作,乡土乡亲作为国内首个与影视界联姻的茶企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之后的采访中,赵翼提到乡土乡亲的发展壮大的经历时,记者可以看到那一份自信与兴奋。
农大是宿舍 大学在别处
赵翼带着一副细黑框眼镜,他高大的身材很难让人联想到这是一位生长在江南水乡的80后小伙子,面对记者的这番评价,他风趣的说:“难道我是传说中的‘南人北相’?”
赵翼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科学系,他告诉记者,2002年走进中国农业大学的校门,2005年他创作了一套“三农”科普丛书,一开始很艰难,但后来因为总理回信一下子成了热捧的焦点,连续两个月从新闻联播到《人民日报》很多媒体都在报道这个有为青年。温家宝总理的亲笔回信中“情系乡土、回报乡亲”的勉励,那一年他还被评为大学生年度人物。按常理认为,这样一个优秀的大学生未来的道路似乎已被铺好,他问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吗?他告诉记者,从那一刻起他深知:“农大是宿舍,大学在别处。”固执的他破釜沉舟,选择了肄业创业。
赵翼曾在日本“守护大地协会”做交流。这个协会是日本有机农业经营领域的先锋,主要采取订单式采购农产品,并定时向消费者寄送刊登有生产者、产地等详细信息的商品目录,安排消费者参观生产者的农场,重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受此启发,赵翼创立了乡土乡亲,其定位便是透明溯源有机农业品牌。
赵翼毫不避讳称乡土乡亲为“慢公司”,其定位是做“透明溯源”先锋农业品牌,成立一年的时间,但一共才推出了4款茶的农耕作品。
透明溯源 保障品质安全
所谓透明溯源,赵翼这样解释,茶叶和新鲜的牛奶一样,消费者看不到购买的茶叶在生产到加工链条中发生过什么,这就是这条供应链的整体问题,有些人误认为是茶农的素质问题,但他认为,如果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去思考,这便是高度信息不对称的逆向选择问题。这种问题不仅仅在中国的食品行业出现,在无数的行业都出现过,例如美国的旧车市场,一定要买车与卖车的人掌握的信息程度高度一样,才可以保证行业的自律与和谐。
“我们不神化有机农业,也不妖魔化农药和化肥。”赵翼说,即便是有36年经验的日本“守护大地协会”,今天也只有10%的产品能达到完全有机,90%都是采用低农药减农药的生产方式,但这些产品都是符合他们的生产标准的。于是,乡土乡亲的做法,也是建立一套生产者实名制、透明供应链、社会化监管的逻辑。
在生产端,乡土乡亲经过实地考察选择农户作为签约的生产伙伴。建立农户档案的同时,把农户的头像、姓名甚至家庭信息都清晰印在产品上,换句话称之为“生产者实名制”,这样的启发来自于他在日本的经历,在日本的蔬菜和水果的包装上有农夫的头像和姓名,当他看到生产这些产品的农夫时,农夫很骄傲地告诉他,因为有了他们的辛勤劳作,才可以让人们吃到健康美味的食物,他们为此感到骄傲。
透明供应链是第二环节。每个农户都被要求建立一个详细的农业日志,如化学肥、有机肥、生物农药是否使用、用的是什么品牌等。这些是产品的生产履历,当产品出问题了可以第一时间追溯到源头。而按约定的包销制,流通和销售的风险由乡土乡亲来承担。为了避免自夸嫌疑,乡土乡亲还建立了61项风险评估与198项检测,其中包括金属和农残,这套体系借鉴于麦当劳。
享受授人以柄的微博时代
但有些人还会质疑网站与产品说明上的内容是虚假的,这个疑惑放在5年前也许很难解决,但现在是一个“微博时代”,消费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交流、沟通。这也给一些微小型企业创造机会,俗称为社会监管,这样做是将刀柄对着受众,而刀尖指向自己,给消费者一个合法戳穿我们的权利。所以这样一个时代的到来,所有的谎言都将被无处安放,而生产者也将更有约束感。他幽默的将现在流行的新浪微博称为“授人以柄的微博时代”。
在销售渠道,乡土乡亲通过C2B反向电子商务的形式,先汇集和锁定需求,定期举行小规模品茶会,再反向做生产,做到契约生产,降低成本。赵翼表示,除了线上,他们与一百多家茶馆合作,成为乡土乡亲的体验店面。
赵翼将他的创业商业模式概括为:以安吉白茶作为切入口,以契约生产做小范围订单农业。制定一套产品标准并为生产者提供长期订单、技术支持、建立与消费者对口的平台,另将产品信息公开透明还原给消费者。他表示,对产品苛刻正是对最好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