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1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家居建材卖场疲态背后

□ 郭存举

  近日,一则新闻让严冬中的建材家居业变得格外不平静。一度是我国最大建材超市的东方家园建材超市濒临破产,其在北京市的5家门店全部暂停营业。

  其实,去年以来家居建材店频频关张已经不是新鲜事。全球最大的家居建材超市家得宝关闭中国所有店,曾经在国内市场一路领跑的建材零售业航母百安居连亏6年,兴隆家居建材城、金开利德家居卖场等不是停业就是转行……家居建材业到底怎么了?

  近年来,我国家居建材业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迅猛增长。我国7万家企业、30万经销商大军、150万导购人员、500万行业从业人员共同铸就了世界家居第一生产大国和第一出口大国的金字招牌。但我国家居建材企业生产工艺、技术研发能力差等问题逐渐显现,企业品牌意识弱、产品附加值低等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也暴露出来。

  此外,因质量问题产生信任危机,由定位失策导致恶性竞争,让我国家居建材企业和卖场疲态显现,震荡反复。

  外部环境上看,几年前,不少商家看到家居建材行业利润大,纷纷投资,经过几年发展,家居建材超市和卖场遍地开花,同质化竞争严重,大规模的卖场扩容倒逼企业加紧生产,产品出现过剩。

  而近年来声势不减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下游的家居建材市场。

  从内因上看,质量和效益低下严重影响着家居建材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关资料显示,家居建材行业内标杆企业的人均年产值仅有3万元,在所有行业中,仅为平均数的三分之一。

  由此可见,我国家居建材行业最突出的问题是质量和效益低下。家居建材中小企业以资源型、粗放型、家族型为主,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流动资金短缺、抗击市场风险能力比较差。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解决好人才问题将成为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关键。

  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卖场的开张与关店都是正常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趋理性的消费者面前,接连开张的建材家居卖场还需多“接地气”,合理谋划营销策略,不断积聚人气、占领市场。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