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1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市场竞争的颠覆与反颠覆

□ 白 刚

  领先者与挑战者的竞争,容易传播的多是以弱胜强的案例,因为其艰难与罕见,也更能体现商战智慧,更有故事性。但现实中,还是领先者胜出的为绝大多数,这符合基本规律。《孙子兵法》早就说了,“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必可胜”。

  挑战者颠覆领导者,通常有两个条件:第一,挑战者抓住了行业变局的机会,或者技术进步,或者消费改变等;第二,领先者犯了错误,眼睁睁地看着挑战者成长壮大,进而实现超越。

  通过分析颠覆与反颠覆的过程,我们能更清楚地了解竞争战略的制定原则。

  

  抓住行业变局的机会

  纵观历史,挑战者实现颠覆的,多是能够识别并抓住行业变局的时机,进行提前布局。其中,技术进步引领的行业变局的产生,容易被识别;而消费改变引领的变局,很难被发现。

  在手机领域,早年领先的是摩托罗拉,彼时顾客把手机定义成移动电话,主要功能是通信;而诺基亚认识到,手机已经被娱乐化了,顾客希望手机不仅能够实现通信,还能实现音乐、拍照等时尚化的娱乐功能。在诺基亚颠覆摩托罗拉的过程中,手机研发和生产技术,几无改变,主要是因为诺基亚引领了行业需求变化。到了苹果时代,手机被定义为“移动终端”,是实现各种需求的智能化平台。这个变局被苹果抓住了,使其在手机领域后来居上,并引领潮流。

  消费引领的行业变局,容易发生在市场重新细分、出现新需求或顾客换代时,而且这些现象往往同时发生。

  在这种机会下,挑战者提供创新性供应,推动了行业格局的改变。例如,近些年苹果对诺基亚的超越,因为新一代的时尚消费者的成长,他们在追求新的生活方式和梦想,而苹果恰恰提供了这种解决方案;统一与康师傅的方便面之争也是如此,不仅仅是因为老坛酸菜面对红烧牛肉面的创新,同时这是红烧牛肉面的消费群体逐渐老化的过程,而新生代需要代表新价值观的新产品去满足。

  认识到这个问题,对挑战者而言,要去寻找重新细分市场的规则和机会,而且不仅要对市场进行水平细分(按照消费特性),还要对市场进行垂直细分(按照顾客生命周期,这往往还伴随着顾客价值观的变化);而领先者若想维持市场地位,至少要做到快速跟进,甚至通过主动细分来阻止挑战者的进入。

  当然,行业变局不容易被发现。从规律上讲,事物的变化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量变过程中,变化是缓慢的,直到进入拐点,从量变达到质变,变化才是快速的。通常而言,在拐点之前,行业变局是隐性的,挑战者的颠覆机会更大;而在拐点之后,变局是显性的,领先者守成的机会更大。所以,挑战者要善于看趋势,把竞争策略放在行业变化趋势上,进而抓住时机,形成颠覆。2000年~2005年,蒙牛正是看准常温奶对巴氏奶的替代趋势,一举实现对光明乳业的颠覆。如果不是趋势,只是偶然的个案,或者离拐点太远,挑战者不仅很难成功,甚至可能因为资源的过渡浪费而惨败。2007年,中旺集团投资五谷道场,试图在短期内以非油炸面替代油炸面,而把握趋势失准,导致企业破产,甚为遗憾。

  

  在局部形成资源优势

  《孙子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奇招虽妙处无穷,但以正相合是基础。奇招的效果总是短暂的,容易被制约。奇招之后,双方还是要通过直接较力的过程一决胜负,而争夺的关键就是品牌制高点。能够叠加足够的资源,占领品牌制高点者,才能获得决定性胜利。

  这要求挑战者,一定要形成局部优势兵力,争取一击奠定胜机;切不可把资源分散使用,被领先者压制。而领先者就需要对挑战者的局部优势有所警觉,打掉其关键部队。

  更重要的是,颠覆与反颠覆的过程,首先争夺的是品牌制高点,而不是销量、销售收入或利润。挑战者尤其容易犯类似错误,在切入市场初期,急于获得现实的利益,而忽视了对品牌制高点的争夺。我们说的品牌制高点,通常是说消费者的价值观。百事可乐颠覆可口可乐,抢占的是“新一代的激情选择”;腾讯游戏颠覆联众,抢占的是“虚拟生活方式”;万科颠覆传统地产商,抢占的是“新白领社区”。

  挑战者只有几种资源,抢占了品牌制高点,才能让领先者不容易找到反颠覆的机会,才有最终获胜的可能。如果仅仅是为短期内的销量或收入考虑,则很容易被领先者依靠资源与品牌优势压制,甚至仅仅依靠促销的大规模投入就能收复失地。所谓“谋势不谋子”。就像百事可乐早年试图以“同样的价格,双倍的量”来抢夺可口可乐的市场,并且一度收效极为明显,但等到可口可乐通过促销跟进,百事可乐就又退回原点;直到百事可乐抢占了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激情一代”的品牌制高点,可口可乐才倍感头痛,并坐视百事成功。在方便面市场,白象集团当年曾经做出一款极具创新的产品——大骨面,在众多竞争对手都在争夺“各种肉”的概念时,白象抓住中国消费者“营养都在骨汤里”的传统观念,进入一线市场,对领先者形成强力冲击。但终究无力颠覆行业格局,因为那只是一个产品概念的占领,而不是品牌制高点的占领,只是产品的成功,而不是品牌的成功,等到领先者跟进和阻击,白象也就无法大成了。

  

  打一场长期战争

  挑战者若想实现颠覆,必须有整体蓝图,“做一备二考虑三”,这就如同下棋,胸有全局,并逐步推进。一招一式的成功,时常会发生;而真能颠覆格局的,少之又少。大多数挑战者都缺乏整体构想,没有长远布局,以致短期内的成功,很快后继乏力,星星之火尚未燎原,就被熄灭,殊为可惜。

  领先者同样要有全局意识,把挑战者的行为放在全局中去思考,而不是简单地认定其为偶然或不足为虑。

  尤其对于挑战者,当从细分市场切入,并集中资源抢占品牌制高点后,必须紧接着有计划地推向全局,谋求获取领先地位,彻底完成颠覆,不给领先者反扑的机会。

  伊利进入冰激凌市场,即是如此。伊利先从市场的薄弱环节切入——1元/支的冰激凌,而这个薄弱环节又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伊利把“苦咖啡火炬”这个产品导入市场,把产品质量做足——冰激凌含奶成分多,咖啡脆皮比竞争产品厚——不为赚钱,而在于抢占“最好吃的冰激凌”的品牌制高点。因为其不赚钱,几无跟随者,也未引起雀巢与和路雪这两个市场领先者的关注。

  伊利需要的就是这种局面,要为自己赢得时机。然后,伊利通过这个产品,建立了品牌、分销网络和营销队伍,紧跟着推出0.5元/支的小布丁产品,同样是把牛奶成分做到极致,仍然不为赚钱,但夯实了品牌基础和分销平台;然后再推出系列化的高端产品,直接冲击和路雪与雀巢。

  而此时,两个领先者已经来不及压制挑战者,伊利冰激凌一跃成为行业领先者。如果后续,伊利继续向高端渗透,强化品牌力来支撑中低端产品的销售,其竞争战略将是完美的。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