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1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2012年国内棉花市场五大事件


  收储量突破500万吨

  2012年棉花市场是以政策调控为主的一年,在纺织需求不旺、植棉面积面临下滑的背景下,国家出台棉花收储政策,保护棉农利益。

  经国务院批准,2012年3月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铁道部、国家质检总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发布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明确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价为20400元/吨,比上年提高600元/吨。预案还对收储执行区域、质量标准等作了进一步完善。

  2012年度棉花收储从2012年9月10日正式开始,截至2012年12月31日收储累计成交5176920吨。其中,新疆累计成交2325120吨,内地累计成交1575150吨,骨干企业共累计成交1276650吨。

  为解决局部地区因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导致棉花等级偏低、棉农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情况,2012年12月5日有关部门决定,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工作中,对于山东省滨州市和东营市、河北省沧州市和衡水市、天津市静海县生产的棉花,收储质量标准放宽到五级棉。

  籽棉价格平稳 皮棉成交清淡

  2012年籽棉收购在9月初展开,受收储提振,籽棉开秤价格较高,棉企收购积极。新疆北疆地区8月下旬开始收购,开秤价在8.3元/公斤左右;南疆地区9月初开秤,收购价格在8.5元/公斤,开秤初期价格略低于上年。内地大部分地区于9月上旬开秤收购,收购价在8.6元/公斤左右。新疆今年天气整体较好,棉花质量、产量均居历史较好水平;内地的河北、山东、天津部分地区在新棉吐絮前遭遇连阴雨天气,棉花质量受到影响,多以四五级为主,并且衣分低于往年,大多在37%左右。进入收购中期,受棉籽价格涨跌影响,籽棉收购价格略有上下震荡,整体走势以稳为主。本年棉花加工厂三级籽棉收购价基本稳定在8.2-8.4元/公斤左右,棉农交售价在7.6-8元/公斤不等。

  全年皮棉现货受纺织企业需求疲软影响,上半年棉价以下跌为主,下半年受收储提振,棉价开始回升。由于国内外棉价价差较大,有配额的纺织厂多通过配额购买外棉。新年度,纺织企业需求仍不旺,棉花企业加工的皮棉多以交储为主,纺织企业用棉则以投放的国储棉和外棉为主。

  储备棉投放缓解纺企用棉需求

  为满足纺织企业需要,自2012年9月3日起,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通过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储备棉竞卖交易系统公开竞卖储备棉。此次出库销售的储备棉竞卖底价为18500元/吨(标准级,公定重),其它等级棉花按照品级差率3%、长度差率1%进行测算。此次销售的储备棉为国家临时收储的2011年度国产棉花,质量和重量以中国纤维检验局及其所属承检机构出具的原入库公证检验证书标示的检验结果为准。该次储备棉投放交易于2012年9月29日结束,累计共投放储备棉1043345吨,实际成交493618吨,累计成交比例47.31%,平均等级3.15,平均长度27.87,平均加权价18530元/吨,折328级成交价18640元/吨。此次储备棉投放,阶段性缓解了纺织企业用棉紧张状况。

  新修订的GB1103《棉花细绒棉》国家标准发布

  我国使用了40年的棉花品级检验方法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将是颜色级实物标准。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于2012年11月21日发布了新修订的棉花国家标准,将于2013年9月1日实施。新标准的落实关系到棉花质量仪器化检验指标体系和检验方法能否与国际通行做法全面接轨,对完善我国棉花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我国棉花和棉纺织品的竞争力,推动棉花产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GB1103主要的修订内容包括19个方面,涉及品级、长度、异性纤维含量要求、抽样规则、检验方法、检验顺序、组批规则、检验证书等等,核心内容是对棉花品级指标进行改革。棉花品级是由棉花的色泽特征、成熟程度和轧工质量综合判定,是当前棉花贸易结价的主要指标,至今已经实行40年。研究表明,HVI无法检验棉花品级,但可以对反映棉花颜色特性的反射率和黄度指标进行测试,对表示棉花成熟程度的马克隆值进行测试。因此,本次标准改革品级指标的思路,是对品级指标的3个条件进行拆分,代之颜色级、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和轧工质量。颜色级根据棉花的明暗程度和黄色深度决定,划分为白棉、淡点污棉、淡黄染棉、黄染棉四种类型,共计13个颜色级。白棉三级为颜色级标准级。轧工质量根据棉花的外观形态粗糙程度和所含疵点的程度,分为好、中、差三档。为满足国情需要,颜色级和轧工质量还分别制作了国家实物标准,以适应农商收购和现货贸易感官检验需要。这些内容的增加,既适应了棉花检验体制改革的需要,使得我国的棉花标准水平及检验技术得以显著提高,又更加注重棉花的内在质量,在质量指标设置上基本实现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特色。

  新修订的棉花国家标准推行棉花颜色分级体系后,将全面实现对大包型皮棉的仪器化逐包检验,从而全面实现对棉花内在质量的科学、客观评定,促进我国棉花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促进产业升级、技术进步,降低纺织成本,提高纺织品质量,推动棉纺织工业发展。

  棉花公检近600万吨

  截止到2012年12月,2012棉花年度全国共有1771家棉花加工企业按照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的要求加工棉花,并进行公证检验,检验量达到26142983包、5919034吨,较2011年度同期增加196万吨,增幅33%。2012年度新疆公检棉花403万吨,较2011年度同期增加114万吨;内地公检棉花189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82万吨。

  截止到2012年12月份,全国细绒棉公检结果显示:二级棉占19.33%,三级棉占49.6%,四级棉占30.22%。长度29毫米的占25.61%,28毫米的占47.81%,27毫米的占21.49%。马克隆值A级占28.63%,B级占61.24%,C级占10.13%。长度整齐度中等(80-82.9)的占62.14%,高(83-85.9)的占36.29%。断裂比强度差(24-25.9)的占7.59%,中等(26-28.9)的占64.04%,强(29-30.9)的占24.31%,很强(≥31)占3.67%。

  截止到2012年12月份,全国长绒棉公检结果显示:主体品级为二级,一级长绒棉占11.54%,二级长绒棉占72.67%,三级长绒棉占15.08%,四级长绒棉占0.71%。长度39毫米的占1.52%,38毫米的占4.58%,37毫米的占18.25%,36毫米的占39.84%,35毫米的占32.57%,34毫米的占2.78%。

  另外,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收储累计成交518万吨,占公检量的87.5%。 

单会娜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