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2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村超市里办年货

□ 本报记者 任长宾

  村民在庙沟村店超市买年货

  记者感言

  走过家乡的山水,却走不出心中的那片海。心系农村,研究农业经济,早已把“三农”的发展与自己的命运连在一起。用手中的笔真实再现中国农民的生活原貌,以新闻独特的视角反映中国农村的巨大变化,这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农历腊月二十三,正是农村过小年的日子。一大早,家住河南内乡县赵店乡花洼村的聂振明老人,骑上电动车,准备置办年货。66岁的聂大爷患有椎间盘突出,儿子在外打工,尽管身体不是很好,但每年还是坚持自己办年货。

  奇怪的是,老人并没有去镇上的大超市,而是径直到了离家3里地的庙沟村农村超市。庙沟村是赤眉镇的一个行政村,这里交通便利,超市是县供销合作社在该村的终端店,商品质优价廉,附近村民的人自然都喜欢上这里买东西。

  农村超市是内乡县社在乡村的村级店。据内乡县社主任张新华介绍,自2009年以来,该社积极实施“新网工程”,抓基层网络体系建设,成效十分显著。目前,县一级有配送中心,16个乡镇新建及改建乡级超市15个,正在规划建设的有2个,289个行政村建立了以超市量贩为主要经营形式的各类村级店500多个,基本实现了乡镇有大超市、村村有村级店的基层网络体系。有了村级超市,农民在自己的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与城里人一样的现代消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走进超市,里面已经有很多人,都是来买年货的。400平方米的店面,各种商品一应俱全,丝毫不亚于城市里的大超市。食品区、粮油区、鞋帽区等商品分门别类,摆放整齐;蔬菜区墙上的小黑板,醒目地写着各种蔬菜的价格。 

  “买两箱苹果回家,孩子们最喜欢吃了,以前买水果不方便,现在的农村超市就能买到。”买好了水果,聂大爷又看了看生鲜肉专柜, “现在生活好了,俺们也开始吃牛肉饺子,超市的牛肉质量好,而且还实惠。”老人家接过称好的牛肉说。

  对于春节期间的市场供应,庙沟村店超市经理胡玉晓介绍说,县供销合作社有配送中心,再通过县乡村三级网络,及时组织货源,可以保证春节期间商品供应。

  “家里的插座好多年了,不安全,该换个新的了。”在小五金货架前,聂大爷拿了个大插座,“在以前的话,不会买的,能省就省点,今年儿子在北京打工挣了钱,我还种五六亩地,收入不错,该花的还是要花。”聂大爷边看边说。

  正在说话时,恰好遇到了同村的张湘琴和她的外孙女,也在超市买年货。一提起超市,张奶奶就有话说了,“两个孩子在外打工,我平时买东西都在这个超市,很方便。我看那豆不错,买些回家做馍用。”

  说到村级超市的发展,内乡县社监事会主任杨军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遍布乡村的农村店,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提升基层社组织形象,扩大供销合作社的社会影响力。”

  时间快到中午了,聂大爷提着大包小包,骑上电动车,心满意足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