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特产文化底蕴深厚的畲族传统名产——惠明茶,它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为贡品。而在1915年的万国博览会上,惠明茶更成为浙江省最早出国并唯一获得金质奖章的茶叶名产。就在时光行进到2013年的3月时,记者在春茶飘香时电话连线景宁畲族自治县农业局副局长商晓云,纵谈了这一方特色茶乡的过去和现在。
政策引领,助推产业发展
商局长告诉记者,多年来,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对景宁的民族经济,特别是惠明茶产业的发展一直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关于扶持景宁畲族自治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景宁畲族自治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扶持意见》等,将惠明茶列入重点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要求景宁县“充分发挥农业龙头带动作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在此形势下,景宁县委、县政府将惠明茶作为全县具有地方优势特色的第一大产业着力培育提升,从1999年以来每年都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茶产业发展。特别是从2008年以来,全面制定规划加大扶持力度,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500万元,同时积极向国家、省市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扶持。通过几年的努力,景宁县茶产业的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景宁惠明茶的生产也得到了快速升级与发展——十年来,新建设有机茶基地1200亩,绿色食品茶基地3000亩,无公害茶基地41000亩;新建基地道路30.5公里,硬化22公里;新建并硬化茶园操作步道22800米,新建茶园蓄水池562个,安装太阳能杀虫灯230只;新建标准化加工厂22000平方米,通过QS认证企业14家,新增茶机1550台,新增省级示范茶厂3家,市级2家;培育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示范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3家;另外,新建澄照茶青交易市场。
“2002年时,景宁全县的茶园总面积只有27700亩,其中采摘茶园面积10050亩,茶叶总产量385吨,茶叶总产值3482万元。而到2012年时,全县茶园总面积已达48000亩,比10年前增加了1.73倍;采摘茶园面积增加到32000亩,增加3.18倍;茶叶总产量达到1890吨,增加4.9倍;茶叶总产值则达19377万元,比10年前增加5.56倍。可以说,景宁茶产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商局长为记者介绍。
立足生态,推进良种战略
为发挥景宁的生态和自然品质优势,景宁县农业、科技、质监、工商、行业协会等部门共同联手,在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推广、产品生产加工清洁化、生产过程监管等方面齐抓共管,大力培育无公害、绿色食品,发展有机茶基地,加强产品认证。同时,建立规范化示范性名茶加工集聚区,在集聚区内兴建标准化名优茶加工厂11家。还采取公司或茶叶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经过与茶农开展鲜叶原料“订单”收购加工,开展产中、产后服务,改变农户分散加工为集约加工,不仅提高了惠明茶的制作质量,也极大促进了当地茶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良种战略是景宁茶提升效益的另一张王牌。景宁县委、县政府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早在2001年就建立茶树良种化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茶树良种工作实行宏观领导,对重大问题进行科学决策。领导小组下设茶树良种化办公室,负责茶树良种化发展规划、组织实施、技术指导培训和推广的日常工作。”商局长继续介绍,“所以到现在景宁县的4.8万亩茶园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已达到3.2万亩,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67%,良种茶园面积占有率名列浙江省前茅,因此在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评选活动中,两度被评为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
品牌先行,科技提升魅力
早在1986年时,景宁县茶企就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惠明”茶叶商标,1989年正式核准使用。为提升景宁茶品牌的整体竞争力,景宁县委、县政府将“金奖惠明”品牌建设列入重点工作,于2006年与县内茶企协商一致,统一了茶叶品牌,实现了“一县一品”,解决了全县茶名混乱问题。并于同年成立了“景宁畲族自治县惠明茶行业协会”,制定《惠明茶行业协会章程》和《“惠明”商标使用管理办法》,从此正式实施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的“四统一”战略。
为提高惠明茶的声誉度,景宁县委、县政府全力培育“金奖惠明”公用品牌工程,开展各种类型的宣传,使茶乡茶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向四方延伸。所以从2002年到2012年,惠明茶先后获得国内37次名优茶评比的金奖。现如今,“惠明”品牌已获得浙江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品牌等荣誉,并成功获得美国、韩国的商标注册。金奖惠明成为景宁茶叶含金量最高的老字号知名注册商标和最具影响力的茶叶品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商局长语重心长地说,“所以在2008年时,景宁县就与浙江大学共建茶学教学基地,培养了一批茶叶科技人才,提高了景宁科学种茶技术水平。在基础人才培养方面,景宁县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在景宁县职业高中设立茶叶专业班,以种植、加工、管理、营销技术为教材,以理论与生产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为企业输送真正需要的人才。”
截止到2012年年底,景宁县已有14家初具规模茶企取得QS证书,生产企业取证率走在全省前列;在质量管理提升方面,率先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制定了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健全了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同时,开展农产品生产记录登记,实施质量可追溯生产。景宁县工商、质监、农业等部门还成立县级惠明茶质量监督管理小组,对惠明茶的生产、加工和营销开展全程管理和监督工作,从而使惠明茶在品质上得到大幅提升。
“茶乡茶叶采茶忙,茶山茶绿茶飘香。惠明茶独特的品质,折服着所有爱茶之人,中国畲乡的金奖惠明茶,正朝着“品牌化、标准化、绿色化、国际化”的方向阔步前进!”商局长的话音充满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