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3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洞庄”:别有洞天看今朝
——访湖北赤壁市赵李桥洞庄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新斌

  2012年夏,邱新斌董事长在向《茶叶之路》摄制组介绍洞庄茶业。

  赵李桥洞庄茶业公司是2012年夏天,记者随央视科教频道《茶业之路》来到羊楼洞拍摄、采访的第一家企业。当时就很感慨洞庄品牌的悠久与厂房的陈旧。2012年底,湖北传来消息:赵李桥茶厂、洞庄茶业、宜红茶业三家龙头企业在赤壁市赵李桥的砖茶产业园同时奠基。今年2月28日,占地86亩的洞庄茶业新的园区正式开工建设。记者电话采访了洞庄茶业董事长邱新斌。

  “洞庄”品牌悠久的历史

  羊楼洞是一个在近代茶业历史上曾经声名显赫的地方,为后人创造了许多泽披后世的青砖茶品牌,“洞庄”就是其中之一。邱董介绍,青砖茶主要产于赤壁羊楼洞古镇。以后发展到汉口、襄阳等地,已有两百多年的生产历史。它以老青茶为原料,经压制而成。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汤色红黄,滋味香浓。历史上主要销往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西北地区和蒙古、格鲁吉亚、俄罗斯、英国等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中国著名品牌“洞庄”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清代。

  据记载,羊楼洞商人雷中万于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开办“羊楼洞茶庄”,后又将“羊楼洞茶庄”更名为“洞庄茶号”。茶号设在羊楼洞古镇最繁华处,厂房设在观音泉下60米处,以羊楼洞茶为原料,引观音泉水制作。因观音菩萨座驾为莲花,故所产砖茶“以莲花为案,以洞庄二字为识”,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有“砖茶之源,百年洞庄”之说。古诗:羊楼古巷青石幽,洞庄百年木楼秋,千载修得茶香绕,观音泉韵洗风流。便是描写的羊楼洞著名的观音泉与洞庄砖茶史。羊楼洞和“洞庄”的悠久历史和品质传统,为今天的洞庄茶业提供了丰厚的历史财富和发展基础。

  “洞庄茶业”崭新的起点

  如今,传承“洞庄”数百年历史的洞庄茶业却是个新成立的公司。说起它的来历,邱董充满感情。他说,现在的洞庄茶业所在的八王庙茶场是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老国营企业,为传承洞庄的历史做出了长久的贡献。进入新世纪,这个老的国有企业迎来了新的变革与重生。2008年,由原企业职工和当地村民自筹资金,改制成立了新的公司。目前有员工90人,大家要靠茶叶来生存发展,更想把“洞庄”这个品牌的价值发扬光大。

  邱董说,新公司2009年3月正式投产运行。经过几年发展,目前公司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入400万元,流动资金800万元。他们在公司成立当年就收购原料3000吨,产品上市后在主销区内蒙古、西藏、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已全面铺开,且深受广大边区牧民的欢迎。邱董说,历史上的洞庄茶就以高质量品质著称,因此今天的公司也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在收购质量和生产工艺上严格把关,经质检部门检测洞庄茶业生产的产品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生产的边销青砖茶在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享有极高声誉,品牌知名度、顾客满意度均居行业前列。2010年销售额就突破1500万元,近年来生产和销售均稳步增长。

  青砖茶令人鼓舞的明天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黑茶热情的不断高涨,消费者十分青睐具有保健功效和投资增值效益的传统品种青砖茶。在黑茶市场迅速扩大以后,以传统边销茶为主的青砖茶也成为饮品市场上的新宠。邱董说,据市场调查预测,未来几年,全国边销茶将以高于普通茶品三倍以上的速度增长。而建立在我国传统边销茶和现代健康理论基础上、具有强身和保健功能的青砖茶更受到市场的欢迎,日益得到社会和行业的追捧,其市场必然会越做越大。

  邱董介绍:洞庄青砖茶以羊楼洞所产优质有机茶为原料,经长时间独特发酵后高温蒸压而成。汤色澄红清亮,浓酽馨香,味道纯正,回甘隽永。饮用青砖茶,除生津解渴外,其具有的化腻健胃,降脂瘦身,御寒提神,杀菌止泻等独特功效为其它茶类所不及。因此在畅销西北的基础上,还出口到蒙古、格鲁吉亚、俄罗斯、英国等国。公司生产的青砖茶、红砖茶,秉承和发扬传统的发酵加工工艺。并细分市场,开发出包括功效砖茶、边销青砖茶、礼品砖茶等品质上乘,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好评。

  近年来,赤壁市政府高度重视青砖茶茶产业的发展,采取“齐发展、扶龙头、建标准”的方式支持砖茶产业发展。去年,通过建设砖茶产业园,将砖茶企业集中到赵李桥镇,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促进砖茶这个赤壁的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目前,三家入园企业计划投资总额6.5亿元,占地面积322亩,新建砖茶生产线11条,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目标产值9.6亿元。

  邱新斌董事长说,砖茶产业园的建成投产必将有力地推动赤壁茶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也是洞庄茶业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他表示,赵李桥洞庄茶业要努力抓住市场潮流,加快发展,以弘扬鄂南茶文化为己任,以诚信经营为宗旨,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品产能,扩大市场份额,力争在三年内成为湖北省茶叶行业的龙头企业。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