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政府应该对假冒伪劣和黑心食品坚决查处,并且让不法分子付出昂贵的代价。
除了政府的监管,食品安全检测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各地都纷纷启动措施,加大了对食品安全检测的投入力度,食品安全检测开始从专业机构的殿堂走进老百姓的生活。
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尚不完备
在今年的“两会”上,食品安全检测的问题受到了代表委员的关注。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进表示,食品安全问题应从源头抓起,如何保证农产品的食用安全,关键是追根溯源,针对农药残留问题进行监管。徐进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严禁生产和使用剧毒农药,推崇生物农药;二是尽快研发出农残检测仪器,对农残现象进行严管。徐进说:“农残问题令人生畏,可从市场监管来看,检测体系仍不健全。”
针对部分媒体报道称我国“食品添加剂六成无法检测”,卫生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该说法不够准确。目前,我国现有的2314种食品添加剂均有相应的检测方法,对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残留量的检测管理与发达国家基本一致。但我国地方基层食品添加剂检测的能力建设亟待加强,有关部门在“十二五”规划中已作出安排,以不断增强检测机构的装备水平和人员队伍素质,不断加强包括对食品添加剂检测在内的食品安全监管之技术支撑。
食品安全检测走向“平民化”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各地纷纷启动措施,加大了对食品安全检测的投入力度。山东省莱芜市日前表示,今年要落实莱芜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全市开办学生食堂的103所中小学配备食品安全设施和检测设备。
青海省为促进特色农产品出口,计划建立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实验室,基本解决“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快、检不准”的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已将该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实验室列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日前首批54台大中型设备陆续到位,正在开展食品安全检测工作。
而一些商超也意识到食品安全检测对商品的推广作用,采取多种措施让顾客认识安全检测。日前,华润万家超市带着浙江杭州、宁波,江苏苏州的消费者走进了位于上海的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公司,让消费者见到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的SGS是如何检测商品的。广东深圳的沃尔玛在龙岗山姆店举行“关注食品安全,倡导诚信消费暨消费者权益服务站授牌仪式”,食品安全移动检测车接受了消费者的“检阅”。检测车上配备了多功能食品安全分析仪、食品安全综合检测仪等多种专业设备以及第三方检测公司的专业人员,随时抽查各店送检的果蔬及生鲜食品,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快速检测受到热捧
除了职能部门和食品企业的检测,消费者也期待着能自主借助一定工具和手段,让问题食品快速“显形”。于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就是指借用一定的快速检测仪器、试剂盒等工具,快速了解食品是否存在有害物质、非法添加剂、农药残留等的一种手段。方便、快捷的特点,契合了消费者的需要。
日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研究中心在北京召开了“服务千家万户,保障安全消费——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走进家庭”研讨会。研讨会上指出,加大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发力度,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服务大众消费。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黄昆仑教授在会上表示,目前违法食品经营者违法成本较低,而消费者维权成本较高,阻碍了消费者有效维权。而一些快速检测仪器、快速检测箱、快速检测试剂盒等产品,对操作者和实验环境的要求不高,既适合监管机构快速筛查、现场检测使用,也适合中小企业及个人家庭,可以成为企业食品安全自律和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有力补充。
参会代表认为,要让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产品真正进入百姓家庭,首先需要进一步提升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相关标准要进一步完善;其次,政府监管部门应尽快出台配套的法律法规、引导消费者凭借快检结果维权;最后,将消费者目前通过使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产品进行自检,扩展为促进食品企业自律、为监管部门提供线索,真正形成一个全社会有热情、有能力来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局面。
总体而言,无论是政府监管层面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手段的重视,还是消费者对自助检测方式的认识和接受,都传达了一个信号:日后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和手段将更加“亲民”,这对保障食品安全将起到推动作用,也提醒了广大食品企业和农产品生产者,要更加重视产品质量。
(李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