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3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建优秀队伍 创一流业绩


  编者按:

  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对于农村金融机构来说,优秀的员工队伍是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金队伍,提升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召开大学生员工座谈会

  3月18日,四川省达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组织召开了2013年校园招聘新进大学生员工座谈会。

  该联社理事长章中信简要介绍了达县联社的基本情况,通报了近年来取得的突出成果,并对与会大学生员工提出了要求,希望他们尽快成长为达县联社的骨干力量。

陈文清  欧勇  图/文

开动人才“火车头”

河南省禹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赵锋涛  陈炎辉

  “真没想到,我才工作两年就可以参加考试了”,刚刚参加完面试的马端高兴地说。她说的考试,是河南省禹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今年举办的一次人才后备库考试,这是该联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禹州市社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强社必由之路,狠抓人才队伍建设。

  该联社认真落实上级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促进各项业务发展的“火车头”工程,成立了以联社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2012年至2015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探索形成了定期汇报、定期研究、定期选人、定期培训为一体的选人用人工作方法,建立了人才队伍建设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同时,为抓实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该联社严格按照上级要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大学生,补充新鲜血液,改善员工知识和年龄结构,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现有员工进行培训,建设了职工教育培训中心,逐年制定《员工教育培训计划》,将有限的资金向员工教育培训倾斜,出台了《员工自学奖励办法》和《员工专业职称聘任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充分发挥收入指挥棒功能,鼓励员工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并拿出专项资金为全辖员工购买相关业务教材,定期组织人事部门外出考察,学习优秀单位的先进经验,指导本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提档升级。

  三年来,该联社已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大学生93名,开展中层干部竞聘2次、人才后备库考试2次,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260余期,累计培训员工26000人次,并通过与学院合作,开展了4期内训师培训班。

  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禹州联社有效促进了各项业务的稳健发展。截至2月末,该联社实现各项存款54.80亿元,较年初净增2.74亿元,实现各项贷款43.49亿元,较年初净增1.42亿元。


  江油联社:机关夜校开课

  本报讯  3月13日,四川省江油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机关夜校正式开课,由参加四川省联社培训的员工担任授课老师,采取课间交流、课堂提问、培训测试等方式。开课当日对农村信用社债券投资与交易作了专题培训。

  该联社高度重视机关员工培训,将其纳入联社年度培训规划和2013年安排意见,后期将由联社各部(室)轮流授课,不断提高机关员工驾驭本职岗位、指导基层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管晓建


加强组织建设 提升幸福指数

□  王金明  孙亚楠

  河北省香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提升员工幸福指数,增强员工归属感,深入开展亲情化组织建设,积极营造融洽和谐的工作生活氛围,由此提高团队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为职工送温暖

  一是由工会、办公室等相关部门成立红白理事会,协助员工料理婚丧嫁娶事宜;二是员工生病住院,由工会牵头,领导亲自到场探望慰问;三是本着“一个蛋糕,一句祝福,一次生日聚会,送去一片温暖”的原则,每月为员工集体过一次生日;四是制定离退休人员和困难员工走访慰问制度,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慰问,沟通联络感情。今年春节,该联社领导带队慰问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72人,慰问职工遗属8人,慰问金额67000元。

  为职工送健康

  针对近两年招录的新员工多、女职工多的特点以及员工工作、生活压力大的现状,组织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每年都组织员工进行1次体验;每半年为育龄女职工组织1次孕检。同时为每名员工办理了意外伤害险,减轻了职工在受到意外伤害后的医疗费用压力。该联社女工委员会获得了“廊坊市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和“妇联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助职工好生活

  鼓励支持信用社因地制宜建起职工小食堂、小浴室、小活动室、小图书室等,有条件的信用社还要开辟小菜园,改善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同时,为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素养,联社工会组织成立多个业余文体协会,定期开展各种活动。香河联社自编自演的曲艺说唱《老姐妹夸农信》在今年廊坊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文艺汇演中荣获一等奖。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