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信息网专讯 距离2013年棉花种植还有一个月,河北衡水主要产棉区之一——冀州市棉农意向植棉面积同比下降15%以上。冀州市地处冀东南平原黑龙港流域,土壤、气候比较适宜种植棉花,而且农民植棉历史悠久,常年植棉面积30万亩。但是,受地方工业发展、外出打工者增加、植棉成本上升、植棉费时费工费力、植棉效益低下、粮棉比价不合理、粮棉争地、包(租)地费上涨等因素影响,该市棉花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
笔者走访和调查了官道李镇、小寨乡的3个自然村33户棉农显示,这些棉农耕地面积为484.5亩,2012/2013年度共种植棉花400亩,但是2013年他们表示植棉面积仅为336.5亩,同比减少63.5亩,减幅15.88%。其中,33户棉农中有21户计划减种,减种最多的达到8亩(去年实际种植棉花14亩),最少的1亩;有8户计划和去年持平;仅有4户计划增种,增种最多的3亩,最少的0.5亩,远远低于减少幅度。增种原因是这些农户家中仅有中老年劳力,这个年纪不适合外出打工,也没什么其它收入,不得不继续扩种。
据了解,2012年该市棉花实际播种面积为25万亩,按意向减种15%计算,2013年植棉面积仅为20万亩左右,较常年植棉面积减少三成以上。如按正常年景单产籽棉500斤计算,2013年该市单产籽棉预计为5万吨;按衣分率36%计算,折皮棉1.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