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4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探寻农村流通新模式的一场变革
———湖南省供销合作社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调查
□ 本报记者 张成 于璐娜 高瑞霞

  ▲ 图为娄底市江溪村电子商务试点现场
  ▲ 图为娄底市江溪村电子商务   试点内景
  图为市民在菜伯伯连锁店蔬   菜专区挑选蔬菜   ▲

编者按

  消息闭塞、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等,一直困扰着农产品的流通,让农民长期处于“买难卖难”的困境。但让人欣慰的是,在湖南乡村,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不仅能在网上买到所需的电器和农副产品,还能上网发布自家的农副产品信息,农民有了自己的“淘宝网”。

  2009年,湖南省出台《关于加快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将农村电子商务作为重点实施的六大工程之一。湖南省供销合作社抢抓机遇,尝试着把电子商务植入传统供销业务,并在娄底开始了实践探索,形成了湖南供销合作社发展电子商务的“娄底模式”。随着“娄底模式”在全省的推广,湖南供销合作社的电子商务发展实现了大发展、大跨越,其给湖南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让人称道。

  那么,湖南省供销合作社涉足电子商务的初衷是什么?是如何开展电子商务的?电子商务能否真正融入供销合作社?能否解决农村信息闭塞和流通不畅的问题?能否破解农民买难卖难瓶颈?湖南省供销合作社在开展电子商务、兴办网上供销社方面又有哪些经验和做法值得推广?日前,记者前赴“网上供销社”进行了采访。

 

  2009年4月,湖南省供销合作社在全国率先创建湖南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搭建“网上供销社”农村移动电子商务平台。截至目前,网上供销社平台已发展乡村、社区实体加盟店833家(其中,工业品下乡实体店767家,农产品进城实体店66家)、供销通会员17万余名(其中收费会员达到10万名),在娄底、长沙等5个市州建有电子商务配送运营中心。2013年,公司实现平台交易额1.14亿元,实现利润57万元。

  虽然网上供销社的效益日渐增长,但回想起当年发展电子商务的初衷,“网上供销社”的发起人、湖南省供销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湖南供销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法人代表熊小兰还是感慨颇多。作为一个农村电子商务的先知先觉和先行者,熊小兰很早就意识到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带给供销合作社的机遇和挑战。

  “电子商务是新经济发展的趋势,是未来商业主流模式。而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潜力更加巨大,且竞争对手纷纷抢占农村市场,让供销合作社发展电子商务迫在眉睫。”熊小兰介绍说,供销合作社一直根植农村,肩负着农村商品流通的重任,而2010年8月,中国邮政与TOM集团“联手”推出B2C网站——“邮乐网”, 让供销合作社传统的四大网络面临严峻挑战。因为中国邮政电子商务的发力点正是广阔的二三线城市甚至农村市场,并已在部分省市建立起农资配送、日用品销售的体系,其物流网络覆盖面广,遍及城乡,直接挑战供销合作社的市场地位。

  记者了解到,在传统销售渠道中销售成本是售价的15%至40%,而网购商品的销售成本一般在10%。商务部在2010—2011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中就预测,到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18万亿元,其中网上零售额将达3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10%。

  正是因为看好电子商务的广阔发展前景及其对供销合作社网络拓展的意义,熊小兰带领一班人马展开了一场并不容易的农村流通新模式的探索。

  网上供销社带火湖南特产销售

  熊小兰介绍说,目前,湖南省社主要通过“网上供销社”和“供销通”两个手段来推行电子商务,二者各有侧重。“网上供销社”依托网络,主要进行日用品和农特产品的销售;“供销通”依托手机,采用会员制,着力解决买难的问题和农村信息匮乏的问题。

  记者在长沙市菜伯伯蔬菜连锁店里看到,虽然是早晨,但店里陆陆续续有市民前来采购。家住风临美景小区的张大姐买了青菜和青椒,她告诉记者,便民店确实为老百姓提供了方便:以前买菜要跑几条街才能买到,而且还不新鲜,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新鲜的蔬菜了。

  菜伯伯进城网络销售配送服务正是湖南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三大业务之一。湖南供销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曾鸣告诉记者,湖南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要有三个业务板块:一个是网上商城和菜伯伯进城网络销售配送服务,一个是供销通数字农村综合服务,还有一块是电子商务与信息化服务。公司希望通过“菜伯伯”社区生鲜连锁店的拓展和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包装“菜伯伯”品牌系列产品,基本实现农产品进城“网络+实体”的经营模式。

  记者了解到,目前网上供销社有很多加盟店,专业合作社的产品可以放在加盟店,再由加盟店把产品配送到社区或者超市。虽然鲜活农产品进城这块业务还不能直接实现网上订单,送货上门,但是消费者可以在网上浏览加盟店产品的信息,然后去加盟店购买。熊小兰介绍说,目前,农产品进城业务重点是做B2B,依附网上商城做农校对接、农超对接和大客户。虽然不像当初设想的那样,老百姓直接在网上下单,通过供销合作社的物流配送体系直接送到用户手上,但本质上也是把农产品送到城里来。由于网上商城有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使加盟店大大地减少了开展电子商务运营的成本。

  曾鸣介绍说,由于电子商务的配送条件要求比较高,在网点不健全的情况下,蔬菜等鲜活农副产品还不适合在网上卖,现在网上商城卖的大多是耐储存、易运输的农产品及湖南的特产,比如葛粉、黑茶、香干、酱板鸭等。这块业务发展得很好,每个月的增速在50%以上。这一类农产品可以实现在网上订单,然后直接配送,但现在的配送还只是局限于长沙市内。将来,网上商城将逐步引进生鲜产品。2012年7月,湖南供销电子商务公司举办“特色湖南”推广活动,短短3分钟,网上销售的“满师傅”豆干、“白沙溪”黑茶等特色农产品4200单,每分钟的销售额接近1万元。随后,湖南2000多种特色农产品也在网上热销,网上商城为供销合作社的传统业务注入了强劲活力。

  “供销通”打造全新基层网点

  回想起电子商务在湖南农村推广前的情形,熊小兰感慨地说:“如何搭建工农信息沟通平台,突破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障碍,是当时横隔在心中的最大问题。”

  2010年4月,“网上供销社”开始落户地市级城市,娄底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了。针对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人才匮乏、物流体系不完善等情况,湖南省社与湖南移动联合在娄底试点了“供销通”业务。曾鸣介绍说,供销通数字乡村业务是建设“一站一平台一网络一会员”的模式。一站就是在当地的县或镇建网站,宣传当地的产品和风土人情等;一平台是建立一个收集信息和发布信息的平台;一网络则是开通便民服务的网络;而一会员就是在每家每户发展一个会员,把信息发送到每家每户。

  记者了解到,只要是中国移动的用户,每月缴付5元的会费,就可以申请成为“供销通”的会员。目前,娄底网上供销社已发展加盟商408家,发展供销通会员10.5万多名,供应商会员500多名。只要是供销通的会员,不管是在在网上供销社,还是在便民店购买产品都可以享受到一定的优惠。此外,“供销通”还是一个信息交互平台、便民服务平台、会员一卡通平台。作为信息交互平台,“供销通”提供党的政策、方针,还有农机、农技、市场信息及对应区域的气象信息,全国及地方农业新闻等短信服务,加强了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政府与农民群众之间的沟通;作为便民服务平台,主要针对的是农村居民生活需求,可通过乡镇加盟网点和网站提供缴话费、缴电费、医疗挂号、交通票务、彩票等便民服务;作为会员一卡通平台,为农村居民提供涉农商品购物服务、本地化商务服务,方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为留守家人购置农资、小家电相关物品,方便农村生产生活。

  网上供销社构建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网络,离不开实体加盟店的助力。网上供销社实体加盟店广泛分布于村镇,是处在农村移动电子商务工程建设的最前沿,也是新形势下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新阵地。走进娄底市娄星区大跃村网上供销社的网店,记者眼前一亮,这里俨然是个大型超市的微缩版,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放其间,新鲜水果、蔬菜、粮油、日用百货分区而放、应有尽有,其布局颇有连锁超市的感觉。

  湖南供销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供销通事业部经理黄新颜告诉记者:“电子商务带给加盟店的不仅是客户,还有先进的经营理念,在加入网上供销社以前,这个小店和农村其他的小店一样,满是尘土的地上杂乱无章地堆放着各种商品,水果和蔬菜挤在一起,洗衣粉、肥皂等日用品堆在粮油的上面,在小店待一天和在地里干一天活一样,满身尘土,这样的环境怎么能够刺激消费呢?而在加入网上供销社以后,公司统一为加盟店设计,包括店内的装修、商品的摆放、分区,全部服务到位。”该店的店主告诉记者,以前村民来买东西,都是买了就走,现在有事没事都喜欢呆在这儿。他笑着说:“网上供销社给小店带来了人气,有了人气就有了生机喽!”

  目前,网上供销社在湖南长沙、娄底、衡阳等地发展了833家实体加盟店,建立了网站平台与实体加盟店体系,实现了互联网线上与实体店线下运营相结合的运作模式。而且,从2011年开始,网上供销社从娄底开始试点,积极探索以“分散订单、集中采购”为主的商品流通新模式。这种模式是将加盟店分散的小额订单集中起来,向厂家集中采购,从而提高了加盟店的议价和生存能力,使商品采购价格下降了15—20个百分点,也使农民朋友直接受惠,真正实现了“从厂家到消费者”的直营模式。

  “对于加盟店来说,电子商务公司给他们提供电脑等硬件设备,负责培训,还可以帮他们扩展业务,吸引更多的客户,反过来,加盟店可以推广供销社电子商务的模式。实体加盟店解决了农村电子商务信用、物流、售后服务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上网不方便、不信任、物流配送不到位的问题。”湖南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裁曾鸣说。

  在两年多时间里,娄底网上供销社办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被称为“娄底模式”。目前,网上供销社不仅已实现可在网上供销加盟店或网站发布广告、求职、招聘、供求、租赁、政策咨询、技术指导等信息服务,还能免费网上开店、在线洽谈、在线购买、在线支付,同时可在加盟店网点办理惠农卡、中小额贷款、移动部分业务、医保刷卡和医疗挂号等。借助网上供销社网络平台和实体加盟店的助推,娄底市的天源黑猪、家嘉豆制品、永丰辣酱和大批水果、茶叶、中药材等远销广州、长沙等各大中城市。

  熊小兰说,“网上供销社”的上线运营为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塑造起城乡双向流通的新龙头,既可帮助农资、日用品流向农村,又可大力帮助农副产品进城。同时,信息化手段也盘活了供销合作社的传统网络资源,实现了空白地区供销合作社的服务和网络重建,实现了传统经营网点之间纵向和横向的合作。

  广泛合作壮大供销电子商务

  熊小兰说:“供销合作社系统开展电子商务,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基础,只能靠合作。”

  在这一点上,湖南省社处处把握机会。在推动网上供销社发展的过程中,省社瞅准时机,把供销合作社原有的便民店与当地组织部的“远教中心”相结合,合作共建“数字乡村”。湖南每个村都有远程教育点,组织部就把远程教育点设在供销合作社的便民店中,而省社则利用远教点来实现网上供销社的功能。

  此外,记者了解到,继去年4月网上供销社与京东商城签约后,又先后与快乐购、淘宝、天猫携手,全力打造湖南特产全网营销通道。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湖南网上供销社加快“织网”速度。在省内,网上供销依托各级供销合作社,层层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实现特色商品跨地区流通;在省外,他们与各省供销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把网上的湖南特产商城开到广东、黑龙江、安徽、新疆等地。去年9月,湖南省社与黑龙江省社达成合作协议,开展跨区域合作,共建“特色中国”放心食品商城项目。

  截至去年年底,湖南省社初步打造了网上供销电子商务中心,实现了全省12个市州、17个县(市区)都有网上供销专门频道,网上供销社的“特色湖南”平台以农产品进城为主,而“供销通”平台则以工业品下乡为主,全年网上销售额达4亿元。

  熊小兰说:“我们最早的合作伙伴是中国移动湖南公司。针对农民上网率低的问题,湖南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中国移动、拓维信息公司合作开发‘供销通’专用手机,将信息化触角深入农户、乡村店、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公司。为了解决网上支付问题、农户和加盟店小额融资的问题,后来又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合作,并和工商银行合作发行了网上供销社的牡丹卡。”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网上供销社”虽然蓬勃发展,但也面临挑战和困难:一是经济总量不大,还没有上规模;二是资金不足、人才匮乏;三是理念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发展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即使“娄底模式”走向全省,也只是网上供销社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而面向未来,湖南网上供销社还抱有更远大的理想,他们希望打造网上供销电子商务中心,不断提升农村移动电子商务“网上供销社”的软实力和硬实力,真正把“网上供销社”打造成供销社的又一张名片,将“网上供销社”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农村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并走向全国。这一目标究竟能否实现,还需拭目以待。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