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名称:“徽农”、“均庆”
单位名称:安徽省当涂县均庆河蟹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产品亮点:肉嫩鲜美 生态养殖
据史料记载,我国三个地区生长的河蟹品质最好:地处苏皖两省的古丹阳大泽河蟹——花津蟹,河北白洋淀河蟹——胜芳蟹,江苏阳澄湖河蟹——阳澄湖蟹。其中历史最悠久的要数古丹阳大泽的“花津蟹”,它在唐代已十分有名,诗人李白晚年就生活在当涂,他的诗词中有大量的咏蟹诗句。古丹阳大泽包括丹阳湖、石臼湖、固城湖、南漪湖以及周边地区一大片低洼湿地,安徽省当涂县均庆河蟹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就是在当涂县石臼湖畔发展起来的。
生态养殖增加螃蟹“含金量”
均庆河蟹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的石臼湖螃蟹,体大肉嫩、黄多油厚、味道鲜美。河蟹按照《无公害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科学养殖。合作社的产品已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取得绿色食品标志。
同时,养殖户采用“当涂养蟹模式”生物修复水环境技术,以生态养蟹修复当地水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9年6月,农业部渔业科技入户首席专家、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武教授视察合作社后,对其生态养殖方式极为赞赏。
合作社帮助社员增收致富
说起徐小马和均庆河蟹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湖阳乡及周边乡镇无人不知。作为均庆河蟹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小马在合作社成立之初就认定了社员一起致富的理念。他把自己的养蟹知识无私传授给更多的河蟹养殖户,受到了社员的欢迎。合作社社员在他的带领下,团结一心,形成市场合力,走上了打造生态河蟹品牌、基地养殖一体化、多种销售形式共举的良性循环轨道。合作社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千社千品”富农工程示范专业合作社,也是安徽省供销合作社“新网工程”示范网点,马鞍山市示范合作社、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004年,河蟹养殖业在湖阳刚刚起步,由于没有龙头企业及品牌带动,湖阳养殖户多为“散兵、单干”,随着养殖成本增加,风险越来越大,徐小马便萌生了组织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的想法。2006年底,在他的发起下,37户养殖户成立了当涂县均庆河蟹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如今,入社社员数百户,养殖面积过万亩。
合作社拥有自有生态河蟹品牌“徽农”、“均庆”,申报的螃蟹、青虾、鳜鱼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
标准化操作 规范养殖程序
为提升基地的带动作用,合作社在对基地实行统一土地流转、统一蟹苗采购、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渔资供应、统一品牌销售“五统一”基础上,重点突出统一操作流程,合作社制订了水产品生产质量管理手册,建立了一系列生产管理制度,其中包括:水产品生产操作流程的规范,中间投入品管理及产品在各生产环节的操作记录,保障了产品质量,为实行统一品牌销售奠定基础。
在技术服务上,合作社长期聘请水产养殖专家对社员实行技术包保入户,定期举行技术培训,同时与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及当涂县水产科学研究所长期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水产养殖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和应用。2009年,合作社为加大科技带动力度,建立了1200亩科技示范园,积极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的引用,为全乡养殖户提供苗种选购技术、初期放养技术、中期管理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直接带动农户近2000户,带动面积4万余亩。
让“合作大道畅行天下”
为了与市场对接,合作社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开通了新闻中心、养殖技术、市场动态等栏目,并及时发布相关信息。2010年通过网络信息的发布,和山东、江苏连云港、浙江杭州等地企业成交业务额达200多万元,基本实现“生产在社、服务在家、营销在网、资源共享”的新型合作社建设目标。2010年,合作社新开直销点2家,新购专业运输车2辆,建立50吨螃蟹仓储暂养池80亩。社员户均增收近2万元。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全乡养殖户的养殖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养殖规模得到加强。湖阳乡被省农委授予“一乡一品”河蟹特色产业示范乡镇。
2012年9月25日,金脚红毛的石臼湖螃蟹亮相安徽马鞍山·当涂名特优产品合肥展示展销会,马鞍山市市长张晓麟现场当起了“推销员”,向合肥市民推介“舌尖上的马鞍山”。60元一只的螃蟹,仍然供不应求。
如今,合作社养殖基地已立项申报了“国家级河蟹健康养殖示范场”、“安徽省标准化优质河蟹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徐小马还计划着,大力引进和推广示范新品种、新技术,还要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向国家级示范标准化基地迈进。此外,要建设高标准工厂式立体冷链螃蟹仓储暂养池,加快水产品现代物流网络销售建设,在全国开设均庆河蟹连锁若干家……徐小马说:“就是促进河蟹生态养殖健康发展,带动社员增收致富。”
徐小马和他的合作社正朝着规模化、品牌化、生态化的方向快速发展,“让湖阳河蟹沿着合作大道畅行天下”正是他们努力的目标。
(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