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4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零售企业成产业收购靶子

□ 朱中伟

 

  在受困行业逆境、相关公司市值大幅缩水的同时,零售类上市公司账上趴着的巨额现金,也引来越来越多产业资本的觊觎。

  数据显示,主要零售业上市公司2012年销售收入合计为1099亿元,相对应的市值仅为590亿元,平均市销率为0.54,而期末货币资金余额更高达194亿元。

  这让不少产业资本盯上了零售业这个现金流充足的“肥地”。

  去年年初大商股份遭遇茂业系举牌,并随之宣布进行重大重组申请停牌自保后,产业资本对零售业上市公司一举一动更加令人关注。

  一位资本市场资深人士认为传统的上市公司价值研究指标是市盈率,但当上市公司的利润大幅下滑时,即使股价大幅下跌,其市盈率还会高高在上,容易产生误判。

  该人士称,产业资本的着眼点和金融资本不同。“金融资本考虑的是买了股票能不能在未来以更高价钱卖出,产业资本考虑的则是这个公司以现在的价格卖给我,我是否愿意。”

  而在这个时候,市盈率将不再是产业资本关注的重点,焦点变成关心市销率(市值/销售额)和市现比(市值/账上现金)。

  以华联综超为例。根据公司2012年三季报数据计算,其动态市盈率为53.88倍。“从金融资本角度来看一定是高估的。”上述分析人士说,“但根据其三季报预计全年销售额为120亿,现在市值为30亿左右,其市销率仅仅为0.25。”

  “参照零售行业中的可比公司,例如永辉超市和步步高,两者的市销率分别为0.8和0.72。那么从产业资本角度来看,假设以现有价格收购了华联综超,然后从机制上、激励上加以改进,那么利润大幅攀升、股价大幅攀升是完全有可能的。”上述人士分析。

  此外,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华联综超账上现金为49.7亿,市现比仅为0.6。从产业资本的角度,假设以现有价格收购华联综超,取得30%的股份即可成为第一大股东。也就是说,仅需花费9亿左右的现金,就可拥有一个账上现金近50亿元的公司。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