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5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走活三步棋构建供销服务网络新体系

□ 王建军 李建梅

  近年来,河北邯郸县供销合作社按照“做好土地文章,恢复服务网络”的思路,探索构建“县龙头+乡中心+村网点”三位一体基层供销合作网络,全力打造网点遍布农民家门口、合作组织建在农民身边、服务内容紧贴农民需要的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创业立社、创新强社、富民兴社的新路子。2012年,县社全面完成了10个基层社改革任务;投资3000余万元高标准建成综合服务中心10个,发展专业合作社65个,入社会员1.32万户,培育标准化农产品基地3800余亩,参股龙头企业8家,组建行业协会10个。

  正视现实 走活解放思想棋

  2009年8月新班子上任伊始,县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一是阵地老化。基层社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设施年久失修,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二是效益低下。经营服务功能单一,仅靠租赁维持,难以为继。三是工资不保。25个基层单位没有一个按档案工资发放,千余人饭碗不保。四是职工上访。由于拖欠多年养老保险金,职工怨声载道,上访事件时有发生。面对现状,剖析问题,深入思考,挖根溯源,县社领导班子从国务院、省、市政府一系列改革发展文件中找到答案: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壮大实力,实现基层组织复兴。为此,县社因地制宜,依托县域区位优势和自身资产完整的土地优势做文章,通过改革保生存、促发展,拉开了网络恢复的序幕。

  完善网络 

  走活经营服务体系棋

  县社按照“县建龙头、乡建中心、村建网点”的思路,利用三年时间,整体推进和提升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培育壮大新型农村综合经营服务体系。县建“四龙头”,即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和再生资源四个龙头。农资龙头,建成了南上宋、贾庄农资配送中心,配送量占全县70%;农副产品龙头,与省社新合作资产运营集团合作建设大型农副产品物流园区,总投资20亿元,规划占地500亩,省、市、县社成立联合工作组,目前已立项,前期手续正在办理;日用消费品龙头,总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供销大厦,已完成前期工作,正在土地清表;再生资源龙头,投资10.6亿元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筹建中。乡建“十中心”。 2010年以来,采取供销合作社自建、招租经营,职工集资、返租经营,社有土地入股、融资合作等方式,投资3000余万元,在10个乡镇建起了10个综合服务中心。其中,投资700万元高标准打造了北李庄、代召两个省级综合服务中心。村建“五十点”,即规范提升和新建综合服务社50家。目前,全县形成了“县有四大网络龙头+乡有10个综合服务中心龙身+村有规范50家综合服务社”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新体系,实现了经营服务网络县域全覆盖。

  合作建社 

  走活基层社组织体制创新棋 

  县社组建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模式。第一种模式是“综合服务中心+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对实力弱、资产保留完整的基层社进行重建,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新型基层社。河沙镇供销合作社,以德信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依托,联龙头企业+农户,为入社农户提供统一服务;注册了“心家缘”牌商标,成功申请了国家注册商标使用权;建成830亩优质小麦育种基地,带动农户307户,提供种子、化肥、收割均为市场最低价,服务中心16家门店为社员提供农资、日用品、家电优惠2%—8%;联合赵都鲜果、食用菌、花生等专业社组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北文庄村组织农户建设总占地1000亩,集市民租种、观光采摘、科研开发为一体现代农业示范园。

  第二种模式是“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依托控股或参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整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建基层社,拓展服务。北张庄供销合作社吸纳产业化龙头企业——天盈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入社。公司吸引带动了16个连锁养猪场、32个会员养猪场和1100多个养殖农户,“搴加惠”生猪品牌被评为“全国肉食行业绿色品牌”,产品成为国家体育总局指定使用产品之一。公司与富成蔬菜等专业社签订协议,建设农产品进社区直营店,解决了农民卖难居民买贵等问题。

  第三种是“专业合作社+社会能人+基地+农户”。社会能人对当地农民带动力强、影响力大。通过与社会能人合作,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壮大新型基层社。南堡供销合作社吸收村支部书记担任基层社主任,投资200万元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兴办幼教机构,解决了300名学龄前儿童教育问题。代召供销合作社以代召棉站土地入股,与当地农村致富带头人张德全联建综合服务中心,投资380万元,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并发展富成蔬菜、运兴小麦等6家专业合作社入驻。

  “三步棋”带来新天地

  一是资产盘活了。通过基层体制改革,发展网络龙头,建设综合服务中心,相当一部分危困企业实现盘活资产,保值增值,由差变好,由弱变强。10个新型基层社年增收120余万元,职工福利提升。河沙镇供销合作社五金门市不足70平方米,扩建2600平方米家具家电商场后,商品配送至肥乡、成安,年销售超千万元。北李庄综合服务中心原年收入不足万元,现年收入20余万元,增长了20余倍,解决了112人就业。

  二是地位提高了。党委、政府更加重视供销合作社的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供销合作社服务网络建设给予肯定,县政府专门出台《关于深化基层供销合作社组织体制改革的意见》,对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级综合服务社,给予5万和2万元支持,并在新民居建设中为供销合作社预留不少于2亩的土地。特别在人才使用上,两年来从县社提拔一名正科级干部到职能部门担任一把手;系统内提拔三名副科级,充实到重要岗位发挥作用。     

  三是形象改善了。坚持服务标识统一化、基础设施标准化、服务内容综合化,改造建设服务中心。在国道、省道、县道,邯武快速路、青兰高速等树起了标牌13个,提高了知名度。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发布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产品信息,扩大了影响,促进了产品交易。

  四是农民归属感增强了。通过制定章程和一系列制度,吸引了一大批乡镇干部、农产品经纪人和致富带头人加入基层社,筑牢了组织基础。采取开放办社、市场运作、合作经营等办法,带动了农民致富,真正使基层社成为了农民需要、农民依靠的合作经济组织,增强了广大农民的归属感。10个基层社吸收2名村支部书记担任主任,36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任理事或监事参与管理,助农增收2600万元。

  (作者单位:河北邯郸县供销合作社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