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5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2020年我国将建成四级植保公共服务体系


  本报讯 夯实基层现代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四级植保公共服务体系,这对准确监测预警、科学防控病虫害起到重要作用,促进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日前,农业部发布了我国首个全国性植保防灾工作指导性文件——《关于加快推进现代植物保护体系建设的意见》,这对于保障我国的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部种植业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建设现代植保体系事关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农民增收。据统计,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呈多发重发态势,每年发生面积近70亿亩次,因防控能力不足每年造成粮食损失近500亿斤、经济作物损失350多亿斤。建设现代植保体系,既有利于转变传统的一家一户病虫害分散防治方式,大力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也有利于集成应用病虫防控技术,提高防治效果。

  近年来,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农业部种植业司有关负责人说,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施用农药仍然是重要的植物保护措施。建设现代植保体系,就是要尽快改善病虫害监测防控手段,转变传统的防控方式,提升现代植保的物质装备技术水平,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从生产过程控制农药和有害生物毒素残留。

  根据《意见》,我国将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今后着力促进防控策略由单一病虫、单一作物、单一区域防治向区域协防和可持续治理转变;防控方式由一家一户分散防治向专业化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转变;防控措施由主要依赖单一化学农药向绿色防控和综合防治转变。

  据了解,我国现代植保体系建设将分两步走: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植保体系框架,率先在粮食主产区建立健全植保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水稻、小麦、玉米主产区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和蔬菜生产基地绿色防控覆盖率均达到40%以上;2020年全面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植保公共服务体系,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在粮食作物主产区和经济作物优势区实现全覆盖,重大病虫疫情得到可持续治理。《意见》要求,要加快构建运转高效、职责明晰、管理规范、执行有力的植保公共服务和经营性社会化服务体系。

  (成 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