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6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曝光台


多种雪糕含超10种添加剂 

  本报讯  据调查,雪糕几乎成为食品添加剂的“移动仓库”,有的竟然添加了多达14种食品添加剂。有家长担忧:“这是吃雪糕呢,还是吃添加剂呢?”

  有调查者随机从市场上购买了一些雪糕,它们的配料都包含了多种食品添加剂,少则六七种,多则十几种。在一根“炼乳红豆加绿豆口味”的雪糕中,配料表中标注了5种增稠剂、3种乳化剂、1种甜味剂、5种着色剂,添加剂多达14种。

  这些产品对食品添加剂的标注方式也不一致,有的直接标注了所含的各种添加剂名称,例如和路雪旗下的王牌产品可爱多(抹茶红豆口味),配料表中专门标出了“食品添加剂”一项,内容包括: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瓜尔胶,槐豆胶,卡拉胶,焦糖色,胭脂虫红,天然胡萝卜素,亮蓝,食用香精,磷脂。

  而一款畅销奶砖雪糕却没有明确标出“食品添加剂”这一项,而是直接标注了增稠剂、乳化剂、着色剂等内容。然而,不管哪一种标注方式,都没有标出具体含量。

(肖丹)


嘉兴五芳斋卖过期食品

  本报讯 “五芳斋过期了的食品还拿出来卖?”6月4日早上,浙江嘉兴的纪小姐买了五芳斋肉松三角饭团当早点,吃的时候感觉糯米像是生的,拿起包装一看才发现,6月4日竟然买到了6月3日生产的食品,保质期分明写着当天食用。

  随后,五芳斋糯米团的官方微博回复称,因为我们都是夜里12点以前生产的(食品),所以喷码会是前一天的,导致您拿到手上就会变成过期食品,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让相关部门处理了。

  至于变硬的问题,五芳斋糯米团的官方微博表示,由于现在天气炎热糯米制品易冷却,的确会变硬,您购买的绝不是变质食品。

  此外,五芳斋品牌管理部总经理刘岳表示,五芳斋的早点当天生产当天售卖,两者是同一天;不仅仅是三角饭团的生产日期与售卖日期是同一天,其他五芳斋生产的早点的生产日期也一样。

  为何顾客4日当天买到3日生产的产品,刘岳表示,具体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

(柴燕菲)


儿童用品陷入质量危机

  本报讯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今年第二季度,对多个省份和直辖市儿童、幼儿用品抽检报告。儿童婴幼儿装、童鞋、童车、玩具、纸尿裤等五项产品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0.5%、85%、81%、94%和98.5%。

  其中,汕头生产的儿童玩具,江浙和广东产的童装,浙江、福建和四川的童鞋,浙江、山东的童车是不合格产品重灾区。据了解,童鞋生产门槛低,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和童鞋生产企业对国家标准的不熟悉,是童鞋质量不过关的首要原因。

  此外,不合格产品中,广东佛山亦有企业上榜:最严重的是佛山产童装,合格率仅为5成。

  对此,佛山童装协会办公室主任罗建忠认为,成品服装产品不仅涉及到加工制造、包装及市场流通环节,原材料供应也是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而现如今,佛山的童服制造企业除了少数能自给布料外,其他都是向其他布料商拿货,“如果每一批次的布料都有合格证书,那么成品问题童装将会减少很多。”

  此外,罗建忠还表示,布料在经过洗水、印花环节也能导致产品不合格,但这一块比例较小。

(陈养凯)


北京珠宝市场认证体系混乱

  本报讯  近一段时间,国际金价下跌,许多人乐于购买金饰品和珠宝。

  但在北京市,包括黄金在内的珠宝首饰市场乱象丛生,同质化、货源不规范、认证混乱、以次充好等现象仍然频繁出现。

  鉴定证书的猫腻不少,鉴定证书一般包含了产品的品种、净度、级别、计量等一系列信息。

  在天意商城珠宝展示区,有店主透露,“我们家的货都是一物一证的,每件商品上都有鉴定证书号,上网都可以查到。”说着店主展示了他手中厚厚的一叠鉴定证书。

  不过,当调查者要求当场用手机上网查询一款金吊坠的鉴定证书号时,该店主又说对方要查的金吊坠网上查不了。“因为是小公司鉴定的。我们这款的鉴定证书号可以上网查到,是北京大学宝石鉴定中心鉴定的。”店主指着一款翡翠手镯告诉调查者。

  “可以鉴定珠宝首饰的地方很多,收费也不一样,价格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我们一般都会选择便宜的。但是你放心,无论在哪里鉴定,都是没有问题的。”该店主解释说。

  珠宝鉴定专家沈美冬表示,市面上的鉴定证书版本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国家授权认可的质检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都会带有计量认证“CMA”和授权认可的“CAL”标志,而非授权机构的证书没有“CAL”标志。

(杜鑫)


评论: 

双汇收购案不是买白菜

  双汇拟收购全球最大的猪肉企业——史密斯菲尔德,这个“蛇吞象”后面的担忧多多。

  首先,史密斯菲尔德是否真如大家想象得那么靠谱?暂时还别先下结论。

  过去几十年来美国的肉制品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类似于汽车和电视生产的量产体系,而史密斯菲尔德的这种全产业链在美国就引起了民众担忧,甚至有越来越多的民众倾向于购买小农场生产的有机食品。

  第二个问题则在于背后的资本运作上,高盛曾经利用双汇进行资本运作并获得了丰硕收益,那么双汇此次溢价超30%几乎全盘无条件地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其背后是否也有资本运作的魅影?也不怪有声音在质疑。

  不过收购本来就不是买白菜,在资本市场收益与风险本就是成正比的,更何况是如此大型的收购行动,没有质疑是不可能的。如果这个交易反过来,我们一定又会听到这样的声音:猪肉关系国计民生,怎么可以卖给外国人,何况还是这个领域最大的民族企业?

  将问题回归到最本质上,中方缺产品而美方缺市场,此举不仅可以为史密斯菲尔德打开中国市场,双汇也可以通过收购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因此笔者认为,双汇收购案未来最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其实在于高速增长的庞大的中国消费市场能否持续,这才是更大的风险所在。

(徐岚)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