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致辞:
中华合作时报社长、总编辑,《中国合作经济》杂志总编辑 查迎新:
随着农村金融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服务同质化的特点日益凸显,品牌形象建设成为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作为扎根“三农”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在加快向现代金融企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加强自身品牌建设,提升产品服务的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成为迫在眉睫的战略问题。
品牌关注的是如何使自己在客户心中的“印象”能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而不只是宣传与营销中的技巧性问题。品牌,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金融企业差异化的服务会在顾客心理地图上占据独特位置,最终成为客户信赖与忠诚的重要根据。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客户需求呈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对服务的品质和期望值也与日俱增,特别是农民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标准提升,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必须贴近市场,不断强化形象意识,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通过良好的形象提升客户满意度,形成对客户强大的吸引力。
总之,农村金融机构在立足与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产业化发展前提下,要想在激烈的金融竞争环境下求得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想取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要想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农村主力军的作用,加强品牌建设,是当今的必然要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 杜晓山:
农村金融不能只走商业化一条路,其定位应该是沿着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三个方向发展,这样才能做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惟其如此,才能更好地为农户和小微企业服务。不应该要求所有的农村金融机构都改制成为商业银行。
中国国土之大,情况差异之显著,经济发展程度之悬殊,农村金融机构用一种模式发展是不合理的,应该是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的优势互补,而且是全面的均衡发展,我们应该鼓励多样化的、服务实际的改革思路。
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总裁 王耀辉:
农村金融,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包括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都离不开品牌的建设。一般的企业做产品,优秀的企业做品牌,更加优秀的企业做标准。当前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如何确确实实地提升农金机构的品牌建设及品牌战略,是我们需要面临的一个很重要课题。就如同此次论坛的主题——“品牌建设提升竞争力”,我们要打造品牌,借助社会各个方面来助推农信系统的优秀的品牌,来扩大影响,提升竞争力。
近年来,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及一系列农信银共享系统增强了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整体竞争力。同时,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也十分注重品牌建设和品牌的形象宣传,不断加大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及各类共享系统的宣传推广力度,有效提升了农信银支付品牌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