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6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重庆市云阳县供销合作社:产业链上建支部 党员领着群众富

□ 本报驻重庆记者 杨耀文 通讯员 刘祉宜

  重庆市云阳县供销合作社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引领农民发家致富,推行“专业合作社+产业党支部”的新工作模式,将专业合作社的经济优势与产业党支部的政治优势有机结合,开创农村经济工作新局面,有效聚合了同一产业链上党员的优势,充分发挥产业党组织及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优势产业促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使产业党支部成为内联农户、外联市场的纽带和促进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的战斗堡垒。

  内建产业党支部 兴农业奔富路

  把党支部建在专业合作社上,就是在党支部的领导和指导下,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以富民为目的,通过专业合作社带农户,把产业党支部的政治优势与专业合作社的群众化、市场化等经济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产业党支部的组织引导,协调服务、监督管理和宣传发动作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云阳县堰坪乡鑫焘菊花合作专业社社员彭某高兴地向记者介绍:“加入专业合作社后,我家10亩地种菊花,年收入几万元。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冉秀清明确争创目标和任务,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她充分发挥了党员带头的作用,也发挥了产业党支部的作用,她们为我们社员免费提供种苗、技术指导、统一收购、销售等服务,使我们收到了实际利益。” 

  据了解,鑫焘菊花合作专业社党支部成立于2011年9月,现有党支部书记1名,党员4名,入社社员380户,菊花种植基地面积有1100亩,年销售额600万元以上,带动了周边农户200多户,每年为当地农户增加收入5000元。

  创新工作模式 壮产业促发展

  从推进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云阳县供销合作社找准了一个“专业合作社+产业党支部”的工作模式,适应了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显示出了专业合作社旺盛的生命力,有效拓展基层党建领域,延伸党建工作触角,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产业发展第一线得到有效发挥,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得到充分体现,推动了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

  “如何让农坝的山羊成为品牌,实现共同致富?我们有责任带着大家一起干!”云阳县致富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道出了心里话。据了解,致富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云阳县农坝镇,其种植基地在海拔1700米左右的云阳县原生态云峰山。该社充分发挥合作社党支部的作用,采取“一分三统”的经营模式,实行“一帮一”的方式发展中药材种植户,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合作社实施了《云峰山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2012年共种植中药材1.1万多亩,带动1120户农户增收,社员户平均增收5100余元,共计增收517.2万元。

  据云阳县供销合作社主任吴显文介绍,在县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云阳县供销合作社在组织指导专业合作社发展中,注重通过建立产业党支部增强合作社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产业党支部突破了支部党员的单位和地域局限,以产业和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建成。产业党支部作为专业合作社的核心,支部党员作为社员的骨干,在推进产业发展、组织带动社员、引进先进理念方面起到了核心骨干和战斗堡垒的作用。

  截至目前,云阳全县730个专业合作社中,已建产业党支部的合作社有200多个。产业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在科技、信息、销售、监督等方面创先争优,引领发展产业24个,产品88个,带动入社农户17万,带动农户6.5万户。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