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经济发展与改革部获悉,国家农发办安排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中央财政资金5亿元,其中1.86亿元专项扶持产销对接试点项目。第一批资金4.4亿元财政部已于近期全部下拨,第二批项目供销合作总社正在组织申报中。
据悉,新型合作示范项目覆盖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大连、宁波、青岛3个计划单列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围绕棉花、果蔬、茶叶、食用菌、畜产品、蜂产品等供销合作社传统特色产业,主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的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以及由龙头企业或合作社联合组织牵头组合多个合作社共同实施的产销对接试点项目。
自2009年起,为发挥供销合作社发展农民合作经济及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势,财政部、国家农发办设立农业综合开发部门专项扶持新型合作示范项目建设。截至2012年,国家农发办已累计安排资金5.2亿元,带动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76亿元、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23亿多元;共支持项目744个,累计扶持合作社642个,龙头企业138个。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助农增收、稳供保价,从2012年起,财政部、国家农发办在新型合作示范项目原有基础上增设了“产销对接”试点项目,以政策为引导、项目为纽带,通过龙头企业或合作社联合组织龙头带动,组合多个合作社结成利益联结体,共同开展农产品优质生产和高效流通的产加销一体化项目建设。实践证明,产销对接项目对强化农产品产业链有机联结,促进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形成,达到农民增收、消费者受益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和示范性。下一步,供销合作总社、国家农发办将进一步加大对产销对接项目的扶持力度。
近年来,在财政部、国家农发办的支持帮助和全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新型合作示范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依托供销合作社独特的组织、产业、网络和社会化服务优势,促进农民合作经济发展和农业经营机制创新的部门特色得到进一步体现。项目的实施有效提高了棉花、果蔬、茶叶、食用菌、畜禽产品、蜂产品等农产品生产流通能力,增强了农产品生产加工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扶大扶强了一批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提升了合作社规范化水平;促进了产销对接,增进了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扩大了农产品生产加工规模,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使合作社的农民成员充分享受到规模生产和加工流通环节带来的实惠;提升了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能力,实现了供销合作社传统特色产业与现代经营服务网络的有效衔接。
(孟芮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