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曾经,安远信合人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三农”途径,积极打造小额农贷品牌,倾力支持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小额农贷安远模式”的信贷支农道路,成为江西省农村信用社的典范。
然而,发展的脚步永不停歇。
在继续巩固优化小额农贷的基础上,安远县联社将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再次瞄准小微企业市场,紧跟苏区振兴发展项目,在维护现有市场的前提下,努力寻找新机遇、新市场,创新信贷产品、拓宽信贷领域,激发城区竞争活力,从而推进地方经济发展。
同时,安远县联社全面夯实基础管理,大力防范信贷风险,努力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持续抓好客户营销和市场营销,打造一流服务团队,实现了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取得了规模和效益同步增长的成效。
支农支小富民路
遵循“产业富民、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坚持“巩固发展,做大、做强、做优”的工作要求,江西省安远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不断推广和规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和管理,有力地支持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小额信贷帮了大忙。”在孔田镇新塘村村民李连山的致富之路上,安远县联社是不可或缺的好伙伴。
1998年,李连山从安远县联社贷到第一笔5000元贷款,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跑运输,从此,与农信社结下不解之缘。2002年安远县联社开始推广小额贷款,他抓住机遇,看准脐橙效益不错,贷了2万元小额贷款,种植了1500多株脐橙。果然,随着脐橙相继挂果,李连山家的收入也越来越多,还盖起了2层、30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
其后,他又抓住赣州市新农村建设改水改厕的机会,在信用社贷款和亲朋好友的支持下,投资100万元办起了自来水厂。目前该水厂日均供水达3000多吨,满足了2个行政村村民的日常饮水需要。
“今年我还打算继续投资100多万元,把水厂的日供水能力提高到1万吨,让村民们的脐橙树都能随时浇上水。”李连山指着漫山遍野的果园,大有挥斥方遒的豪情。
在新塘村,受惠于安远县联社小额信贷的村民不在少数,“从种果发展到农资经营、储果、运销、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等,村民的经济来源越来越多。” 新塘村村委会主任李林青对农信社信贷支持的感激溢于言表。
除了大力发展果业外,该联社还依据县政府烟叶种植规划,开办了烟叶种植贷款,落实贷款贴息和利率优惠措施,受到广大烟农的欢迎。截至6月末,累计发放烟叶种植贷款2311.6万元。
同时,围绕苏区振兴规划,安远县联社积极与有关部门对接互动,支持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这项惠农工程。目前,土坯房改造贷款需求调查摸底工作基本结束,调查核实的信贷需求共1758户、5073万元,贷款发放工作已全面启动。
在做好农户贷款的同时,安远县联社也不忘推进小微企业的发展。“原先我们的贷款产品以小额农贷为主导,而忽略了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市场,导致了这部分客户的流失。”该联社理事长杨文生回顾说。
意识到不足后,安远县联社开始全力建设小微贷款事业部,全面开展微贷产品宣传、商户扫街、电子产品推广等营销活动,并详细制订月、周、日工作计划,通过每天召开晨会和营销分享会抓好工作落实,初步建立了短流程、高效率、快捷方便的服务模式,为小微企业、个私商户等提供专业化、一站式服务。截至6月底,共向33户中小企业授信贷款17314万元,对不能提供抵押物的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实体,采取信用共同体等其他方式发放,提升了同业竞争能力。
在推广信贷产品、拓展市场的同时,该联社也不断提升信贷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规范了贷款利率定价管理,组织人员与专业机构合作,创新推出了利率定价系统,将客户贡献度与贷款利率结合起来,对信誉度好的客户给予利率优惠。二是推出贷款时限管理系统。贷款时限管理系统根据不同的贷款品种和额度,对每个贷款环节合理设置办结时限,对客户经理办贷效率进行考核,全面提升办贷效率。
优质团队树形象
“我们要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转型跨越实践,努力把我县农村信用社打造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银行、可持续发展的优质银行、名副其实的现代银行、精细化管理的流程银行、充满活力的和谐银行’。”安远县联社理事长杨文生对自己的团队寄予了厚望。
为让员工安心扎在基层,该联社对旧网点实行了全面改造。目前22个网点中有19个进行了改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唤起员工的工作热情。”杨文生解释说。
优化营业环境的同时,该联社积极打造一支面貌全新的服务团队。安远县联社安排两名内训师到全县22个营业网点巡回培训,引导员工正确掌握服务礼仪,及时纠正员工不规范服务行为,擦亮对外服务窗口。
通过开展文明规范服务导入,不仅推动了安远联社标杆服务网点整体服务水平的大提升,同时提升了服务形象,受到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
提升员工素质的脚步不止于此。安远县联社还相继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高质量教育培训,加大对全县委派会计、客户经理、综合柜员的培训力度,尤其是营销教育培训。针对广大员工普遍没有受过系统培训、缺乏基本营销理念的现状,安远县联社对基层社所有员工进行了中间业务巡回培训,开展了营销知识考试,树立员工勇于营销、善于营销的理念,增强了与客户沟通的能力和业务营销水平,把传统的等待客户转变为吸引客户、引导客户,鼓励员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中勇于营销、敢于开拓。
该联社结合实际,制定了《晨会管理考核办法》,推行每日晨会制度。明确各社执行晨会召开时间不低于15分钟、每天唱《敬业之歌》、每天组织做游戏、在有效监控范围内召开等八项要求,不断丰富晨会活动内容。在晨会上,对员工履职、柜面服务、市场营销、“五整治一落实”等工作进行点评,对好的服务事例予以通报表扬,对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以案例分析提醒员工防范操作风险,切实提升信用社管理水平。
同时,开展各类业务技能、业务知识竞赛,保持员工争上进、勤补拙的良好氛围。加大考核力度,通过考试等手段强化培训效果,狠抓落实提升员工的学习能力、理论知识的实践能力,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推动了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
构筑安全防火墙
在追求效益的同时,安远县联社亦不忘放松对内控管理体系的建设。
“业务发展,制度先行。”这是该联社理事长杨文生常挂在口边的一句话。他高度重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并将制度健全与否作为衡量业务健康发展的标尺,大力开展各项制度的修订与补充工作,先后制定了《风险等级管理办法》、《岗位风险防控实施方案》等多项规章制度,堵塞了管理漏洞。
在日常经营工作中,通过开展各项稽核安防排查,消除各类风险隐患。以2012年为例,一季度集中开展了企业开户、大额资金汇划、银企对账、重要凭证管理、岗位轮换、强制休假执行情况及员工日常行为排查活动;二季度,开展了以“假冒名贷款、抵质押贷款、置换贷款、票据业务、担保机构担保贷款及落实贷款新规为主要内容的“五整治一落实”信贷案件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三季度开展了以消除安全保卫隐患为主要内容的安全保卫整治工作;四季度围绕风险合规管理情况,开展了以后续稽核、常规业务稽核、信贷档案管理专项稽核、五整治一落实工作稽核等为主要内容的合规性全面稽核。
同时,建立员工日常行为排查监督台账,开展以自查、互查为内容的员工日常行为排查活动,将案件防控责任层层落实到岗、到人,防范了业务风险,纠正了员工的不规范行为。发挥委派会计在信用社营业网点各项业务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监督职能作用,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前移稽核监督“关口”,把可能产生的风险和损失遏制在萌芽状态。
严格督促整改落实,全面提升整改成效。相继开展委派会计履职情况检查、营业网点突击检查、资金账户风险排查、远程监控、安全保卫等各类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通报,提出整改意见,对责任人员进行了严厉的处理。
风险防范不仅落实到制度上,还体现在企业文化中。为此,安远县联社抓好合规文化建设,提升员工风险意识。该联社制定了案件防控培训计划以及岗位风险防控实施方案,重点组织学习上级案件防控会议精神和相关制度文件和《农村信用社岗位主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结合典型案例,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履职风险防控点评,将培训覆盖综合柜员、客户经理、委派会计及主任等各个岗位,全面提高员工业务与案件防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每月、每季组织员工学习各项制度,要求辖内信用社每月至少组织二次安全保卫学习、每季度召开一次案防分析会。对全县所有在岗职工进行岗位主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培训,并开展岗位风险点防控知识竞赛活动和岗位风险防控自查工作,员工学习培训面和考试面达到100%。
数说成效:
安远县联社始终坚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各项业务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经营规模和资产质量三年实现了翻番,相当于三年内再造了一个50多年来同等规模的县级联社。
2010年9月,安远县联社被中国银行业协会授予全国农村合作机构“最佳服务三农贡献奖”,是获此殊荣的全国10家金融机构之一。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在全省农信系统综合考评中跻身于全省先进行列,被评为全省农信社“综合考评优胜单位”。
各项存款快速增长,资金实力不断增强。截至6月末,全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256135万元,较年初增长23315万元,增幅达10.01%。
信贷规模有效扩充,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截至6月末,各项贷款余额167162万元,比年初增加18388万元,增长12.36%。涉农贷款余额162428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97.17%。累计发放各类贷款94062万元,其中农户贷款累放83572万元,占各项贷款累放的88.85%。
“两率”不断提升,资产质量逐渐向好。截至6月末,到期贷款本金收回率98.55%,正常贷款利息收回率为99.32%,其中小额农贷、农户联保到期贷款本金收回率分别为97.66%和100%,正常贷款利息收回率分别为98.66%和99.75%。
增收节支扎实有效,经营效益再创新高。截至6月末,各项收入同比增长28.75%,其中中间业务收入达到234万元,同比增长83万元,增幅达到54.97%。
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农商行改革稳步推进。截至6月末,资本总额达到12925万元,资本充足率为14.15%。贷款损失准备余额17686万元,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115.54%。增提呆账、坏账准备1839万元,拨备覆盖率达到3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