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7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服务至上 力夺地方金融“制高点”
——山西省平遥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纪实
□ 本报记者 李 阳 通讯员 耿立涛 闫永光

  图为山西平遥联社工作人员在山西惠农粮油有限公司了解信贷需求。 李 阳 摄

 

  在“大清金融第一街”——山西平遥古城西大街的繁华地段,坐落着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它曾是中国现代银行的开山鼻祖,开启了中国金融走向繁荣的光辉历程。

  昔日的辉煌绵延至今,今天的精彩正在上演。与“日升昌”相距不远的平遥古城南大街上,一家农村信用社的精品网点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们。

  然而,这个网点只是平遥农信社服务地方经济的一扇小小的窗口,在更为广阔的土地上,平遥农信社倾情服务“三农“,以助力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致富、以扶持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截至目前,该联社各项存款余额 53.3亿元,较年初净增8.5亿元,各项贷款累计投放17亿元,实现各项收入2.8亿元。 

  “贷”龙头企业

  定制服务送上门

  “信贷支持只是最基本的金融服务,帮客户整合资源、寻找商机,形成产业链发展模式,提供更为深入、个性化的服务,才是金融机构占据独特优势的竞争策略。”平遥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袁中亮说。

  山西惠农粮油有限公司是平遥县的龙头企业之一,粮食储备资产价值1亿多元,年收入达到200多万元,解决了当地100多人的就业问题。可说起今天的成绩,该公司董事长侯微福对记者说,“农信社不仅是在贷款上扶持我,更重要的是帮我找寻开拓市场方向,使公司盈利模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平遥农信社的信贷经理在贷后管理的过程中,发现该公司烘干玉米的过程中,有大量损坏的玉米被浪费,就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厂房周围建牛棚养牛,以废弃的玉米作饲料,这样既不浪费玉米,又多了一个风险很小的养殖项目!”

  侯微福对记者说:“这个提议真是让我茅塞顿开,信贷经理还介绍说,农信社对于这类良性循环的产业链项目,会给予更大力度的信贷支持,如果买种牛缺钱也可以放贷!”侯微福指着厂房附近的3个牛棚告诉记者:“现在每头牛的利润是8000多元呢!”

  据了解,平遥联社为该公司提出项目规划后,公司每年可增加100多万元的利润。该联社根据该公司短期性贷款的实际需求,以较低的利率授信3000万元,为该公司集中大量收购玉米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

  扶小微企业

  信贷资金及时到

  对于很多小微企业而言,往往是获取资金的速度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速度。而“快捷、便利”正是平遥联社赢得市场最强有力的武器。

  平遥东瑞线缆有限公司是一家占地30亩、加工生产电线的小型企业。日常生产经营需要大量购置金属铜原料,可是金属铜价格波动性很大,有时晚一天,就会让公司损失惨重。

  “眼看着铜价正低,可就是资金不到位,真是着急!有的银行一个多月贷款才批下来,铜价早就回涨,生意不挣钱不说,还可能赔钱!”公司董事长郭晓东向记者讲述了他当初“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故事。

  农信社的信贷经理了解到该公司的资金瓶颈问题,主动找到郭晓东,经过严格细致的评定审核,首次授信400万元。“真是没想到,贷款不到一个星期就到账了,这回再也不会因为资金不到位而错失良机了!”郭晓东对记者说。

  说起未来的规划,郭晓东满怀希望地说:“我想继续扩大规模,厂区还有20亩的空地,可以再引进一条流水线,当然还是会选择到农信社贷款,他们真是帮了我的大忙!”

  “紧抓业务发展,合力凝聚人心,把最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带进千家万户,真正为服务‘三农’,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在谈到经营策略时,该联社理事长袁中亮把“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作为首要任务。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