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河套沃土,内蒙古巴彦淖尔河套农村商业银行秉持服务“三农”的宗旨,不断创新信贷品种,以现代化金融服务,全力支持当地设施农业、规模化种养殖等现代农牧业的发展,让这片日渐荒漠化的农业地区再度焕发出新的光彩。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河套地区自古就因农业灌溉发达,以水草丰美著称,是内蒙古的主要农业区,旧有“塞北江南”之称,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此聚集交融。
植根河套沃土,内蒙古巴彦淖尔河套农村商业银行秉持服务“三农”的宗旨,不断创新信贷品种,以现代化金融服务,全力支持当地设施农业、规模化种养殖等现代农牧业的发展,让这片日渐荒漠化的农业地区再度焕发出新的光彩。
截至6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95.7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3.84亿元,累计投放各类贷款57.81亿元,存贷比例为74.50%;不良贷款余额7538万元,较年初减少154万元,不良贷款率1.02%;上缴税金1.3亿元,资本充足率15.43%。
为农户满意努力
“让农户满意是我们一直为之努力的目标。”河套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说。
该行根据内蒙古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与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签署的《现代农业建设项目贷款意向协议书》,以扶持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中心,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大力推进特色农业、订单农业的发展。
“农商银行灵活的经营方式对我们帮助良多。”内蒙古草原鑫河食品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肉食品加工龙头企业,该公司董事长杨军对“公司+基地+农户”这种创新的信贷模式十分满意。
该公司目前建有三个养殖园区,为50户农户作担保,每户农户贷款金额最多可达50万元。“这种信贷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扩大养殖规模,将农牧民散养方式转变为企业集中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方式,保证了原料来源的数量和质量,节省了采购成本。”杨军说。
“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不仅公司获利,还为养殖户解决了无抵押物、担保难的问题,同时由于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保证,减少了农商银行的信用风险。”城关支行行长程建刚指出“公司+基地+农户”的信贷模式创造了三赢的局面。
“从前贷不了款,靠自己筹钱,资金有限,只能小打小闹。现在有公司担保,贷款容易多了,而且公司还帮助统一管理,定期提供指导,养羊不再是个费力活儿了。”与草原鑫河签约已3年的养殖户刘进国看着自家即将出栏的羊群,乐呵呵地说。
据了解,“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主要针对以肉羊、肉牛、奶牛、生猪和禽类为主导产业的规模化养殖小区,对周边辐射带动作用较强。截至6月末,共发放贷款1317户、金额30500万元。
积极拓展服务领域
“为了谋求资产应用多渠道发展,我们不断提升信贷产品创新能力,努力形成多元化、有特色,适合区域、产业、客户特点的信贷政策和产品体系。”河套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将不断拓展服务领域。
巴彦淖尔市是农业大市,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加大信贷支农力度,河套农商银行专门成了三农信贷业务部,积极创新信贷产品。
“只要客户有需求,我们就会想办法支持。”三农信贷业务部副总经理说。
正是因为看到了近年来当地蔬菜大棚建设的增多,该行从去年开始加大了对设施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我行对于蔬菜大棚贷款给予最低优惠利率,鼓励农户学习先进技术,引导客户合理安排资金。”魏清认为农商银行可以通过积极引导,促进当地大棚建设。
尽力满足客户的需要,还意味着加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改善边远地区的金融需求。位于乌拉特中旗的甘其毛都口岸由于地处边境,长期没有金融机构进驻,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河套农商银行看到了其中的市场需求,于去年底设立了甘其毛都口岸支行,填补了当地的金融空白。除了可办理河套农商银行现有业务外,该支行还根据口岸经济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提供“七日盈”通知存款、小企业信用联盟贷款、个体工商户联保贷款、货物质押贷款、煤炭质押贷款、POS 收单业务、ATM 自助取款、银行承兑汇票、网上银行等一系列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