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8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茶修:禅意的加减乘除

□ 邹全荣

    去年,我接待了一批来自台湾高校界组成的茶人参访团,他们此次武夷山之行,是来体验茶修的。我在家设了一处茶修室,接待了海峡西岸的茶友们。我的茶修理念极简单:其中有个理念,就等于同小学生做数学四则运算题,感悟禅语都在加减乘除中。

    茶修,实际上就是在生活的算术本上,做当下生活的加减乘除,答案就是生活禅。除去禅这个符号不说,这加减乘除,无非就是孩子们将复杂的数字运算出一个答案,无非就是将大括号小括号一层层剥去,最后得出答案。得老师一个红勾,孩子们几分雀跃;得老师一个红叉,孩子又几分沮丧。每个人都在寻找人生的答案,对与错,不是由老师来说了,是由准确的生活原则来评判了。

    实际上,再复杂的答案,也就对与错两种形态的存在。茶杯里冒泡的,常见的是沉与浮,是与非。唏嘘啜饮时,发现加减乘除这些运算法则,在泡沫去除后,可以给定我们寻找如何正确践履人生的答案。

    杯里的茶原是满杯的,喝着喝着,也就浅。我们把杯中热茶喝进肚子里去,杯子里的茶少了,表面看去体现了减法。实际上,热乎乎的茶喝到肚子里去了,热能注入身体了,得其能量转换,这不是加法么?茶叶在杯子里,有了热水的冲泡,它便舒张。茶叶在舒张中绽放出热情,茶便浓了,浓了难入口,可以添些开水,茶香又蒸腾出来。这是快速的加法。

    茶叶由卷曲的条索状舒展开来,清晰的叶脉露在茶汤中。由叶脉想起了人脉。这人脉无处不存在,只是看你激活了没有?或者说你用那种方式去激活。这人脉若茶,不停地有热情注入,便清晰,便活络。看杯中那些茶水,热水把香气激出来。何况人的情感,如果你忽视了它,少了关切,久闲置便冷了,它便沉寂于杯底,如此便有了人走茶凉的意思。人脉的养护,也得用加法。俗话说中国人既喜礼尚往来,又怕人情世故多,典型的好面子,不由衷的人情应酬,是被动的加法。

    沏茶是一道生活的禅,茶在杯里悄声说:给我些温热,我就会把温馨补偿给你。有点情侣似的爱意互动,亦有点因果相报的禅意。我想,这已不是简单的加法了,这得到的是加倍的奉还,那就是乘法了——倍加关爱,倍加恩宠,倍加赞赏。倍中来由,皆属乘法。乘法是事半功倍的写照,是投入少回报多的效益收成。

    近年来,茶禅走入我们的心灵世界。许多人在吃茶去的号召下,用茶释却了心灵的、精神的疲惫。可是,生活禅的倡导者们提出:“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禅走出了清规戒律,更加便捷地走入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心理需求。我已经从一杯茶中悟出了加、减、乘的禅意。除法呢?也许要从另一种禅意来诠释了。

    中华算术里的四则运算,唯除法的境界最高。道家认为“万物归一”,这就符合了除法求商的原则。你有百丈风范,而他人只有你其中十分,他人除以你,或你去除他人,你的商得十,你的风范等于十人之和。若以你除以自己,除数与被除数相等,你的商就归一了。一归何处?一是万物之始,最高境界的。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进入道家的禅境:就是一,一切的一,一的一切。

    现实生活是极为复杂的,生活有许多算计拦住你,因此你要用到加减乘除去破解。生活禅,要借助茶的力量。茶禅修于生活,是我必将努力的。须如孩子一般,天天练习加减乘除而修之。如果要释一些负担,先做一做加减乘除,努力使自己归零,这是减法。归零等于你不存在了,这也不好。如果在心境最复杂的时候,你就自己除以自己吧,得其商为一。一是最完美的幸福参数。一也是境界最高的生活禅!但愿我们都能从茶修里去取得。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