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金秋季节,但是累累硕果对很多农民来说并不一定意味着收获,丰产不丰收,农产品销路不畅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为了减少类似事件发生的频率,多地供销合作社平时做足功课,畅通、建立各种农产品流通渠道,在秋收的关键时刻为农产品购销作出贡献,解决农民的燃眉之急。本报近期将持续关注全国各地的农产品销售问题,同时也愿意为农产品销售尽媒体的一份力量,欢迎全国各地供销合作社和广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借助本媒体平台,互通购销信息。
本报讯 “我家的柚子已经被水果商贩订购了,虽然红心柚的最佳采收期在11月中旬,但在丰都供销合作社的搭线下,一般在中秋、国庆前,就有重庆主城区、广东等地的水果商贩来和我商谈购销事宜。”近日,重庆市丰都县一果农高兴地对记者说。据悉,入秋以来,各类应季农副产品进入购销黄金时节,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积极抓住时机,为农副产品购销搭建平台,大力开展农副产品的收购、农产品贸易市场建设等工作,解决秋收时节农户销售难题,积极收购农产品助农增收。
重庆市供销合作社办公室主任勾小建介绍说,今年以来,重庆市社把抓农副产品购销作为服务“三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体系,着力打造农产品购销平台,全力扩大农产品收购品种,切实解决农民“卖难”问题。主要包括,积极推进联合社规模化建设,增强对接的能力。据勾小建介绍,针对单一的专业合作社缺乏市场信息及流通优势的情况,重庆市供销合作社已成立专家组,积极引导3个以上同类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合作,组建成为联合社,集中优势抱团发展,打开更大的销售市场,发挥联合社贴近农民的优势,开展农产品收购,增加农民收入。加强服务产销对接,推进农产品购销网络建设。今年来,重庆市社通过对区县两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以及增购冷链储藏设备等方式,依托全市绿优鲜超市为载体,加快农产品流通网络的搭建。各区县社采取上门收购、深购远销、当场结算、换购等灵活经营方式适时抓住季节大量收购。
同时,重庆市供销合作社还积极促进合作社和生产基地的对接,大力推进绿优鲜连锁超市的建立与经营及“新网工程”的建设。据重庆市农产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市社积极探索创办的绿优鲜农产品流通新模式,使农民的农产品销售价格提升了15%左右,市民的购买价格降低了10%左右。今年为更好地解决农户难卖和市民难买问题,市社将在全市绿优鲜超市设立农产品专柜销售,同样肩负社会责任的供销合作社绿优鲜超市与农户签订协议,将以高于市场收购价的方式收购滞销产品,为农户收入上双保险。
据了解,今年以来,重庆市社对渝北区的农业园区等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组建和升级改造,并与当地农户签订了标准化生产协议,让基地蔬菜直接进入市场,进入绿优鲜超市。重庆市社今年将继续组织举办农产品产销对接会、推介会、展销会、洽谈会等,为产需双方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据悉,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使更多的专业合作社生产产品进入超市,而且有一大批农民经纪人活跃在农村市场,开展农产品收购、销售和加工等。发挥农产品经纪人信息灵的优势,及时为农民提供农产品供求和价格信息,及时收购和大力推销各类农产品,有力带动了农产品收购,有效解决了农产品买难卖难的问题。
(何建庭 刘祉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