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9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双胞胎集团 :“薄利多销”与养殖户共舞


    双胞胎集团关注养殖效益,热心服务“三农”,实行“薄利多销、微利经营”的策略,与养殖户共同发展。从2010年起,双胞胎猪饲料已连续三年销量居全国之首。今年上半年,在市场行情低迷、需求不旺的情况下,双胞胎猪饲料销量保持旺销态势,与2012年同期相比逆势上涨 27%。

    “双胞胎”只做好猪料

    对于养殖户来说,如何控制好养殖成本是提高生产效益的关键,而70%的养殖成本在饲料中。饲料企业要站稳市场,必须在饲料生产上做“文章”。

    2003年8月,双胞胎集团第一个产品——双胞胎乳猪料问世,这是该公司联合国内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进行上万次试验推出的产品,其“肯吃、快长、抗拉”的显著特点,在保育料市场一炮而红。两三年间,乳猪料年产和销量连续成倍翻番,产品覆盖大半个中国。2005年5月,双胞胎再次推出产品——双胞胎乳猪奶粉,在千万养殖户中形成了极好的口碑。清华大学将其个案引入了 MBA教材,称其为“双胞胎现象”。

    2010年5月,双胞胎“绿色安全的功能性乳猪料的产业化”一举获得了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证书。2011年1月14日,双胞胎集团科研项目《仔猪肠道健康调控关键技术及其在饲料产业化中的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奠定了双胞胎在仔猪养殖阶段的产品优势。

    随着中国养猪业由散养向规模化养殖的转变,自繁自养的养殖户逐渐增多,双胞胎研发出技术含量高的怀孕母猪料、哺乳母猪料。不便秘、体况好、多仔多胎、产程短、奶水足、发情早作为怀孕料和哺乳料的显著特点,成为最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双胞胎的小猪料、中猪料、大猪料、公猪料也越来越被养殖户所认识,和前述4个产品共同被市场公认为双胞胎产品的“八块金牌”。

    双胞胎给养殖户带来的是不仅是养殖效益,还有时间效益。“只做好猪料”让双胞胎拥有了千千万万的农民养殖户。

    “薄利多销”养殖户走得更远

    “薄利多销、微利经营”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只有综合实力强的企业才能做到。双胞胎集团实行“薄利多销、微利经营”,其前提就是综合实力强。

    “企业高速的增长来自强大的企业竞争力。”双胞胎集团董事长兼CEO鲍洪星认为,近年来,双胞胎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采购上,通过大宗采购、大船物流、信息分析、期货工具等优势,将采购获取利润转让到产品上,从而保证高质量、低价格的强大竞争优势;生产上,通过精员合岗、工作叠加、减员增效等方式,结合大机器、大设备、自动化设备来提高人均效率;管理上,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生产与管理成本,同时保证产能供给;研发上,通过开发规模猪场产品,启动规模猪场与家庭猪场的市场;营销上,采取网络下沉村级市场,将服务送到每一个猪场,通过家庭猪场模式的推广影响一大批自繁自养100头~300头母猪的家庭猪场加入双胞胎用户行列。

    今年上半年猪价行情不好,双胞胎持续4个月的让利活动在市场引起了巨大反响。家住辽宁省朝阳市的养殖户王恩成算了一笔账,他家现存栏肉猪200头,按照每头猪每天平均饲喂3斤饲料计算,一天需要600斤,若按照每吨平均让利200元计算,王恩成每天比原来可节约饲料成本60元,4个月下来可节约成本7200元。王恩成认为,这节省的7200元成本,对于现在猪价低迷的非常时期来说,双胞胎这种及时让利让他多了一些信心,更重要的是:“薄利多销让我走得更长远”。

    养殖户的“加工厂和搬运工”

    “微利经营”,这是双胞胎集团近几年的经营宗旨,也体现了作为大企业的双胞胎集团服务“三农”,为养殖户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收益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为了能让双胞胎饲料到养殖户手里真正得到“高性价比”,双胞胎取消了中间批发商环节,由客户直接到厂提货,然后直接销售给养殖户,并统一了全国零售价,让养殖户得到真正实惠。双胞胎2013年计划销售1000万吨饲料,完全以规模优势来获取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双胞胎集团提出,要做养殖户的“加工厂”和“搬运工”。

    双胞胎集团不仅在利润上让利养殖户,并且把服务也做进千万养殖户家中。该集团推广“553+420123”科学养猪模式,“553”即母猪一个怀孕生育周期,用5包怀孕母猪料,5包哺乳母猪料、母猪产程3瓶吊针、新生乳猪3天保健服务;“420123”即新生乳猪28日龄断奶后,用4公斤双胞胎乳猪奶粉、20公斤乳猪料养至63日龄,1包小猪料养至90日龄,2包中猪料养至130日龄,3包大猪料养至180日龄,此时出栏,猪重量达240斤。这一科学养猪法已完全“傻瓜化”,使养殖户轻松养猪,快乐赚钱。同时,双胞胎还为养殖户开展了各种技术培训,送料槽,建保温箱,帮助养殖户改善栏舍条件,进行养猪技术咨询等服务。

    (蒋锐 谷风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