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已是印度尼西亚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重要角色已扮演数百年。印尼茶叶丰富的口感、清甜的香气、健康的功效以及鲜爽的使之成为印尼最为著名的饮品。印度尼西亚的气候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尤其是海拔高度在2500英尺—5000英尺或更高的区域,简直是茶叶的天堂。
茶园概况
早在世界第二次大战前, 印度尼西亚的茶园面积早已颇具规模,其中近一半都是小规模茶园(即是茶农私家茶园) , 另一半则是大规模茶园,当时向国外出口83000吨,占世界出口茶的19%,印度尼西亚种植茶叶的初衷就是为了出口。但是,在接连不断且无比混乱的侵略战和独立战的岁月中,许多大型茶园被迫放弃而改种其他的粮食作物。其后, 克服许多困难直到20世纪中叶才趋于稳定的局面,虽然渡过了困难,但茶园面积还不到战前的生产能力。好在如今印尼茶园的元气已经恢复,迄今为止,印尼的茶园总面积已达142000公顷,其中爪哇岛就占据了其中的65000公顷。
因为印尼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所以印尼的茶园全年都可采摘,最佳时间是7月至9月。据近些年的数据统计,印尼全国茶园的茶叶年产量达16.5万吨,约为1950年的2.85万吨的8倍。目前印尼茶类结构有传统红茶66%,CTC红茶10%,炒青22%,蒸青2%,现还开始试制白茶。
印尼的茶叶生产大部分以种植园的方式出现,各个茶园的规模200公顷至500公顷不等,国营和私营大型种植场拥有茶园面积约占全国茶园总面积的56%,产量占73%,小业主拥有茶园面积44%,产量仅占27%。据说,印尼最大的国营茶场拥有1000多公顷茶园。
印尼茶园所种植茶树的品种80%为阿萨姆大叶种,20%为中国小叶种。茶树间的行距为1.2米—1.5米,单行单株或双行单株种植,株距60公分。一般茶园每公顷种茶树400多株,每年可生产6—8吨的茶叶。有的茶园里会间种豆科树种,还有的种有危地马拉草,印尼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使得茶园周边多是郁郁葱葱的森林。同时,茶园中还栽种树冠较大的树给茶树遮阳并改良土壤。
茶园每年施肥4次,分别在1月、4月、8月、11月进行。印尼地处热带,茶园土壤肥沃,为茶树健康地生长提供了极好的自然条件,茶树长势很好而且病害少。印尼茶园4年至5年半要台刈一次,使茶树保持45公分左右的高度,该措施多在雨季来临前夕进行。当地的气候温暖湿润,所以台刈3个月后就可采茶,新梢生长旺盛,柔软嫩黄,所以大都实行手采或刀割,机采很少。
茶园观景
茶园的景色之美是毋庸置疑的,这美中尽显温婉大方。苍翠欲滴的茶树丛、由内而外的安详气氛以及新鲜自然的空气,使得茶园成为印尼最为受欢迎的旅游景点。把茶园列入旅游项目这一计划是在1987年开始运行的,得到了印尼政府、国营茶园和旅游局的鼎力协助。
如今,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增添了茶园旅游的服务项目,大多是以休闲娱乐、开放式教育为目的,其中包括游走茶园、茶叶采摘、学习茶叶知识等内容。除了以上作用之外,很多城市人来茶园旅游也许仅仅是为了脱离喧闹的都市快节奏,到此寻上一杯暖胃又暖心的原味红茶,给心灵放个假。伴着天然的绿色屏风,可以野餐、可远足、可感受自然的灵气,何乐而不为?
印尼最为著名的景观茶园在爪哇岛西部的芝威得地区(Ciwidey)和茂物地区(Puncak Bogor),中部的伯利伯斯地区(Brebes)和文罗索伯地区(Wonosobo),以及东部的玛琅地区(Malang)。
在芝威得地区有很多茶区,无论你是想参观茶厂,还是想了解茶叶加工过程,都可以满足。在茂物地区,如果你恰好骑马驰骋在壮观的绿色茶树海洋,并又碰巧看见了身着彩衣与之形成鲜明色差的采茶工,那么你一定觉得不虚此行。位于爪哇岛中心伯利伯斯地区的卡里瓜茶园会为你的茶园之旅增添些许清爽,在雨季那里的气温大约是8—22℃,最热的时候大概会是12—33℃,这对于地处热带的印尼而言算是相当凉快了。卡里瓜茶园因其美味的红茶和如梦如幻、全年缭绕的雾气而闻名,而每年6月1日的卡里瓜纪念日上展示的印尼传统艺术文化,更是令其吸引了不少游人。文罗索伯地区潭拜茶园的气候比较平稳,全年温度基本保持在15—24℃,在那里可以进行一切与茶相关的活动。在玛琅地区的阿朱那山坡上有农业休闲旅游机构,提供整套的茶旅游服务。
如果你有机会去印尼或者刚好身在此地,那意味着你有机会观察学习茶叶的种植、加工,还可以好好探究一下印尼的茶饮。所以,何不去当地的茶园游览一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