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9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顺风堂:一渌再造的味道
——访武夷山顺风堂主人洪一渌
□ 本报记者 周滨

顺风堂主人洪一渌。

    顺风堂·其人

    要说顺风堂的故事,就必须要从洪一渌这个人说起。洪一渌是土生土长的武夷山人,从小便对美术艺术产生了兴趣,所以大学时代,他是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最有个性的学生之一,毕业后又成了古城武夷山最有个性的美术教师。在他的课堂上,永远不缺的是灵感和笑声,而他自己,便是这些灵感与欢乐的源泉。

    洪一渌的名字有点意思,仿佛隐隐中透着水气,与碧水丹山的武夷山浑然天成。而他自己笑着说:“父亲希望我做人清爽、做事情义,所以给起了一渌之名,希望我这一生过得明明白白。”于是少年时代的洪一渌,常常在九曲溪畔,拿起画笔描摹那用世间言语所不能形容的山水、那漫山青青的茶色,又在焙茶季节那香得不透边的空气中,畅想五彩斑斓的未来。而这未来,终究还是与茶有关了——在当了几年教师后,洪一渌觉得,总是有着更多想法不能在方寸间表达,于是他想起了茶,也下决心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茶事空间。

    但是洪一渌的茶事,叫什么名字呢?这个文艺青年在考虑一番后,打出了“顺风堂”这个堂号,而他自任堂主。“顺风堂”的LOGO设计得颇有讲究——在蕴含风之动感和云之飘逸的如意纹中,字体如腾云驾雾般,有着令人难忘的美感。

    由于科班出身的洪一渌擅长设计,所以平日里登门求援的朋友特别多,而他总是能帮就帮:“助人乃快乐之本,何况我在艺术的世界里,可以物我两忘,也是一种获得。”他微笑说。

    顺风堂·其器

    顺风堂最初为人所知,是因洪一渌精心打造的创意茶品、茶礼和茶包装,而正当有越来越多客人想求得顺风堂的私房茶时,洪一渌却安安稳稳地做起了茶器,并起好了名字叫“一渌再造”,用他的话说,是种传承:“我祖籍在福建建阳市水吉镇,那里是建窑遗址,宋代时武夷茶之所以名动天下,和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喜爱用建窑专出的建盏来斗茶是密不可分的。建盏与武夷茶的相生相伴,演绎了中国古代茶文化史上最灿烂的一个章节,也让后代人有了足够回味的精神财富。但是时代到了今天,我们不仅要回顾历史,更重要的是让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诠释当代人的生活美学,这就是我做‘一渌再造’的初衷。”

    于是从2012年开始,人们发现能说爱侃的洪一渌,越来越深居简出。只要不上班,他都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对着满地的建窑残片,一会兀自出神、一会笑逐颜开。因为白天琐事多实在难静心,他就总是在凌晨时分,相伴一壶自己的私房茶,开始一次次“一渌再造”的过程。而那些原本残缺的器物,也一次次在他手下起死回生,成为别具一格的茶壶、茶碗、茶盅、杯托、香插等等在茶席中必不可缺的元素。当这些重新打造后的产品,分别被冠之以“一渌再造·荷合美美”、“一渌再造·一路莲科”、“一渌再造·吉祥如意”等等令人欣喜的名字时,洪一渌的茶器之美,也早在不经意间传了出去——他成了建窑残片雕刻的首创者,也是第一人。

    “现在的麻烦是往往上一件作品还没完,下一件作品的订单就来了,而我所有的作品又都是纯手工制作,不能急,所以我会事先和朋友们说好,要质量必须耐心。就好像人生在世,没有低谷的守候,哪会有高峰辉煌。”正说话间,一壶水煮开了,浓酽的岩茶蜜气开始在顺风堂中弥漫,使人未开唇齿,已因此景生出醉茶之意。而于茶香中安然把盏的洪一渌,则仿佛与满室茶器一起,成为“一渌再造”最生动的注解。

    顺风堂·其情

    “性情中人洪一渌。”这是朋友们的一致评论。这性情使得这个年届不惑的汉子,仍有着少年时的热忱和敏锐,对艺术的执著和对理想的追求。遇上相投契的朋友,他不惜倾毕生所学与其交流,甚至会将珍藏的非卖品相赠。而生活中他大碗喝茶、大口吃肉,读万卷书也行千里路,在走过许多地方的山、看过无数云霞后,最终还是深恋武夷山水。“好像冥冥中有种魔力,无论我走到任何地方,都会听到内心中那种跃动不息的呼声——回到岩骨花香、建盏奇艺的武夷山去吧,伴那湾九曲溪水,度过人生的晨昏与日暮。”外表不羁的洪一渌,话语中满是乡情。

    在顺风堂,洪一渌接待过无数茶友,许多人慕名来到他的茶室,面对随处可见的珍玩,总是爱不释手。而洪一渌倒是坦然,他只会请你喝茶。怎么喝呢?围着粗粝古朴的青砖茶案,坐的也是青砖凳,用武夷山泉泡武夷老茶。茶泡好后,他执木勺亲自分茶入盏:“来,试试顺风堂的味道!”这一招呼间,平日里那个嬉笑戏谑的洪一渌,仿佛早就是你最熟悉的老友。

    “世界上的事,都是人间的事;生活里的情,不过大家的情。当你遇到烦心事,不妨到顺风堂来,坐下来品品好茶、赏赏美器,也许获得更理想的方案。”洪一渌又笑了,“天下茶人皆兄弟,顺风堂里无门槛,只要你想来,我随时奉陪!”这番话说得飒飒风生,让我不禁心想——这,或许就是武夷山人的热情,也是顺风堂别无二致的爽快吧!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