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到医院看病,医生先要为病人检查化验、做出诊断,然后再根据病情开药方,对症下药。如今,在天津静海县,农田中的农作物也享受到了这样的待遇。庄稼不管得了什么疑难杂症,只需让“庄稼医院”内的“大夫”瞧瞧,“大夫”就可根据对农作物做出的“诊断”,免费为村民的庄稼“开处方治病”。
“种植过程中不管遇到啥难题,都能第一时间找到庄稼医生为我们解疑答难……这样的庄稼医院,真是让我们农民吃了颗定心丸。”采访中,一位农户有感而发。据了解,“庄稼医院”在天津市静海县共有三家,为现有供销合作社农资店升级而成,采用“店院合体”模式经营,即店门面除了为农民提供化肥、农药、种子、农机具等农资外,还专门聘请农业技术人员开展坐堂问诊、出诊、测土施肥、开方配药、虫情测报、指导防病等服务。该县陈官屯镇的庄稼医院就是农资营销和农技推广相结合而产生的。
市场竞争催生服务新思路
“一直以来,由于价格优惠,质量有保障,农民对供销合作社的农资店比较认同,生意也还算不错。但现在,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仅陈官屯镇就有十多家农资商店,而且产品质量相仿、价格接近,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赢得市场,就要在服务上下功夫。”静海县供销合作社副主任段志田说。
如何破题?段主任介绍说,他们聘请农技专家来农资超市坐诊、出诊,为农户解决种植难题,并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未来我们也要向专业技术服务方向发展,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由此,第一家“庄稼医院”于2012年9月20日在陈官屯开业,可以说,庄稼医院是市场激烈竞争的产物。
“庄稼医院”由供销合作社下属的农资公司设立,公司是要以盈利为目的的,免费的服务又怎么实现盈利呢?“我们的盈利手段还是依靠卖种子、化肥等农资产品,首先我们是供销合作社直营店不会有假农资,其次我们利用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农户选用我们供销合作社的农资产品,达到盈利的目的。”陈官屯镇庄稼医院负责人谢学良说。
据介绍,在庄稼医院建设中,静海县社十分重视对病虫草害科学诊断治疗的服务人员配备、设施配置及管理制度建设,每个庄稼医院都配备了具有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庄稼医生,配备了功能完善的测土配方仪,使其服务功能由单纯的农资供应转变为坐诊、行诊并举。
便农惠农开展多形式服务
除了为农作物问诊把脉外,“庄稼医院”还积极开展配肥、咨询、农技培训等一条龙服务,加快了先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步伐,成为广大种植户增收致富的好帮手。
王口镇有不少农户种植棉花,棉花是易得病害的农作物,该镇庄稼医院的农艺师东建民经常给棉花种植户培训指导。培训前,他先下到地里取土样,为了信息的准确还会多取了几个地方的土样,到县农业部门化验,看看当地土壤缺少哪些营养元素。之后,他会到棉田里观察棉苗的状态,根据掌握的情况,给农民讲解今年种植棉花应该注意的问题。“今年夏天这段时间降水比较频繁,雨水量比较大,在施肥的时候应该注意各种肥料的比例,一旦施肥的比例失调很容易造成棉花疯长、坐果少、节间长、产量低等问题,及时进行化学控制,防止徒长,还有这段时间发现有些地方出现了黄萎病这种病害,你们要有警惕意识,要主动防治病虫害……”
农资与技术结合实现双赢
农资店升级成为“庄稼医院”,在卖放心农资产品的同时,更直接、深切体会农民的真正需要,从而提供切合农民需求的服务。“目前,‘庄稼医院’已在陈官屯、王口、沿庄3个乡镇挂牌建立,这些‘庄稼医院’大多设立在乡镇集市附近,能辐射10—20公里左右的生产区域,每天的‘门诊量’能达到30至40人。有时候问诊的电话简直赶上了120。”农艺师王民笑着说。
“以前农技人员也经常下乡指导,但专家们只是定期下乡,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不一定能赶上专家在身边,很多问题就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这种由农资店升级成的庄稼医院有固定的地点,遇到问题可以随时随地打电话咨询也可前来问诊。诊断出病症后可以直接‘开方抓药’,一站式服务,很是便利。”农户吴金庆说。
庄稼医院的建立不仅服务了农户,为农户带来了方便,同时也为合作社带来了好处。“以前合作社的农资产品都是在加盟的农资店里售卖,农资店的竞争很激烈,农资的销售量也上不去。自从庄稼医院建成后,农民诊断完就直接从这里将农资产品买回去了。庄稼医院优良的服务吸引了一大批农户前来购买农资。销售量增加30%。”王民介绍着庄稼医院成立后可喜的变化。
庄稼医院是农资与技术的有效结合,在运营过程中,农户与农资店可以说实现了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