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9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资讯


 

光明或收购以色列乳企

    本报讯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光明食品有意收购以色列最大的食品生产商Tunva,这笔交易最终可能超过61亿元以色列新谢克尔,约合100亿元人民币。

    对此,光明食品新闻发言人潘建军表示,光明与该公司并没有达成收购协议,目前只是在接触中。

    据了解,光明食品曾相继与澳大利亚企业CSR的糖类业务、英国联合饼干公司等企业传出收购“绯闻”,但最终未能成功。但最近几年,光明食品在海外并购方面却发展很快。

    “我们虽然之前已收购了4家公司,但是国际化战略才刚刚开始,收购主要以资源和网络(型企业)为主。”潘建军透露,推进全球各个并购资产之间的整合与协同今后可能会成为一种制度,并且将收购来的海外企业证券化也成为国际化战略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模式。

    目前,光明食品收购的4家企业,分别是新西兰新莱特乳业、澳大利亚玛纳森食品集团、法国红酒制造商DIVA和英国维他麦(Weetabix)食品公司。

(王霞)


多美滋吐槽恒天然

    本报讯 尽管恒天然受肉毒杆菌污染,在近日证明这是“虚惊一场”。然而近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发布的声明并没有为此事画上句号,此前涉事的多美滋、可瑞康、雅培等产品的销量以及品牌度大受影响。

    日前,多美滋召开媒体沟通会,达能婴幼儿营养品事业部的全球总裁F e lix Ma rtin透露,这一事件给达能在亚太地区的奶粉业务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从多美滋方面所介绍的情况来看,恒天然在与下游企业的沟通上存在问题。

    这次事件,使得达能的奶粉业务在中国大陆、新加坡、新西兰、香港等八个地区受到影响,同时,亚太地区第三季度销售额出现负增长。

    FelixM artin表示,“达能集团正在考虑追索和赔偿的可能方案,但目前还未正式决定对恒天然采取法律手段,需要等待两个评估结果:一是该事件对多美滋带来的各种损失、开销;二是希望得到‘预防性召回’之前测试方的相关文件。”

(侯睿之)


北京药店将开售品牌奶粉

    本报讯 日前,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兼国际品牌管理中心主任许京表示,北京作为试点城市,包括国内外10个品牌的婴儿奶粉将在10月进入北京金象、同仁堂、全新等药店销售,并以专柜和ATM机自售模式为主。

    许京透露,进入药店的奶粉品牌目前限制在10个,国外品牌和国内品牌各5个,包括多美滋、惠氏、雅培、伊利、蒙牛、三元等品牌。按照计划,北京和江苏是首批试点省市。在今年年底前,北京将有200家药店门店实行奶粉销售。明年在试点的基础上,再选择100个消费能力强的城市扩大试点,全国范围内达到1万家药店。到2015年,再投放1万家,扩大到400个城市。

    许京表示,奶粉价格高,大部分钱花在了广告和营销上。进药店其实是把渠道简单、透明化,奶粉企业减少了营销环节的支出,“从长远来说,药店销售奶粉只能让奶粉价格更低”。

(廖爱玲)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