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9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金社裕农:坚守有机理念 培育市场环境

□ 本报驻辽宁记者 任 军

图为金社裕农公司正在生产月饼。

 

    巩金生,辽宁盘锦金社裕农供销集团董事长。他率领供销合作社员工在逆境中求生存、寻发展,把一个企业从小做到大、从弱做到强,从单一的农资连锁公司发展到今天拥有六个子公司的供销连锁集团。在创业初期,他就提出了“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时时刻刻为农民着想、实实在在为农民办事”的发展目标,围绕“农”字做文章,得到了农民朋友的信赖,取得了商家的赞誉,受到了社会的认可。而更引人关注的是,他很早就注意到有机农产品的前景,一直致力于发展有机农业。日前,记者前去拜访了这位有机农业的先行者。

    巩金生介绍,盘锦金社裕农农产品公司以传播地域文化和推介盘锦地方特产为宗旨,倡导生态、有机、健康的生活理念,致力于打造盘锦农产品“辽霸”河蟹知名品牌。同时,裕农稻光、丰锦王、丰锦香等系列绿色有机米也是他们的拳头产品,可谓集高档有机稻米的优秀品质于一身,属米中精品。而且,公司还以“打造农民消费品牌、保证农村食品安全”为宗旨,积极开发、加工农民需要的安全食品,推出以“裕农神肴”、“洁佳捷”等品牌为主的主食、熟食、糕点、拌菜、净菜、小吃系列产品,全力打造“金社裕农”食品的知名品牌。

    如今的“金社裕农”品牌已被消费者认可,集团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企业被国家商务部批准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优秀试点企业,被市政府推荐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荣获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系统优秀龙头企业、辽宁省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巩金生本人也被授予省、市劳动模范、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

    这样一个员工眼中的“神人”、老百姓眼中的“好人”、农民眼中的“恩人”,却面对记者腼腆地微笑,他说:“发展有机农业,就是让人们吃得更安全,生活更健康,这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那是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


实践者面对面

    记者:当初怎么想到要做有机农业的呢?

    巩金生:农业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产者,也就是农户;另一方面就是消费者。从农户这个角度来讲,他希望能够靠农业来生存、生活,希望销售自己的农产品获得合理的收入;从消费者这个角度看,他们最大的诉求是能够吃到安全的食品。从这两方面出发,即要求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大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解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切实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这也是我们发展有机农产品的初衷。

    记者:作为生产者,你们对有机农产品和有机农业有什么诉求?

    巩金生:我国的有机农业产业要长久、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应着重解决对有机产品认识的问题。加大对有机产品的宣传,使消费者不但了解产品的安全性和标准,更要了解其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消费有机产品不单纯是一种产品消费,也不仅仅是为了个人健康,实际是倡导一种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要让人们了解到,通过消费有机产品来支持农业环境保护,为控制农业污染源作贡献,为子孙后代留净土洁水。

    记者:在运营过程中有什么具体困难吗?怎么解决的?

    巩金生:在发展有机水稻种植的初期,农民不习惯严格按程序工作,在栽种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违规现象,比如偷施农药等;同行为抢占市场,不惜采取超成本的压价手段,展开恶性竞争。但是,相比这些,更大的困难在于如何让别人相信你的产品是有机农产品。

    对出现的第一个问题,公司的对策是,一方面让基地的农民知晓违规生产的后果,中止收购合同会让他们至少减少二三成的收入;另一方面,公司成立生产技术部,对有机水稻生产种植过程进行田间管理、对发生的病虫草害防治进行指导、监督。对第二个问题,我们的态度十分坚决:销量可以受损,价格决不能降。低价竞争的恶果除了农民收入直接受损外,有机农产品的成色、质量会大打折扣,这和我们从事有机事业的初衷是完全背离的。对第三个问题,我们会组织客户到水稻种植基地体验有机农业。推广有机产品说得再多也没用,既然别人不相信,那就让他们亲自尝试种植有机农产品,亲身体验最有说服力。

    记者:品牌推广方面有什么好经验和大家分享下?

    巩金生:首先得有打造农产品品牌的意识。目前,我公司已申请农产品的注册商标25个,其中“裕农神肴”等5个商标已被评为盘锦市著名商标,“丰锦王”大米、“辽霸”河蟹被评为辽宁省著名商标。2013年我们又申请了“金社裕农”的驰名商标。

    其次在农产品的品牌推广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通过农交会、绿博会等农产品展览展示活动,大力推介和推广产品,扩大品牌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同时可以在农产品产销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等农产品集散地设立有机农产品专销网点、柜台和展示区。

    再次,充分利用互联网公共信息平台,及时发布产品信息,推进品牌产品网上交易。我们搭建了三个电子商务平台:一是“盘锦农产品商城”(www.jsynsc.com),主营“丰锦王”大米、“辽霸” 河蟹、“辽霸”海产品等盘锦地方特产;二是“盘锦团购商城”(www.pjtgsc.com),主要面向盘锦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广大居民,由集团所属农产品公司、米业公司、食品公司、百货公司供货并直配,整合盘锦最有特色、最受欢迎的产品和优质、优价的日用品资源,主营粮油、水果、蔬菜、水产、海产、鲜肉、蛋类、烘焙、熟食、包装商品等22类几百种商品;三是“辽宁淘宝商城”(辽宁淘宝网,在建),致力于创造辽宁省首选网络零售商圈,为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三个网上商城各具特色,有各自专注的方向,又具有协同的布局方式,进一步加大了对品牌的推广宣传,提高市场占有率。

    记者:目前有机农业已经成为很多生产者的发展目标,您对这些同行有什么建议和意见吗?

    巩金生:我觉得,一定要强化生产消费引导。组织农业科技队伍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特色农场(农庄)、专业大户开展有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深化对发展有机农业的认识,普及有机农业生产技术规程。同时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对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的认知度,增强有机消费的意识和观念,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有机农业发展和消费有机农产品的市场环境。

    要严控产品质量。依托农村“四大基础工程”实施组织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通过“统一技术、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投入品使用、统一收购产品、统一标识、统一品牌销售”等措施,规范有机农业生产、经营环节和程序,建立有机农产品可追溯机制,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和良好的市场声誉。


编 后:

    “有机农业路在何方”系列访谈一共五篇今天就全部刊发完毕了。在这次采访过程中,让我们采编人员颇为感动的是,这些致力于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实践者们,他们身上散发出一种强烈的个人魅力,这种魅力来源于他们深重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像石嫣、常天乐和她们的团队,在青春似火的年纪放弃了舒适的工作,甚至违背父母的期盼投身于有机农业的发展。对他们来说,让农民受到尊重,获得更多的收益,让消费者有可供选择的更安全健康的食品,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和可持续发展,是值得他们奋斗的事业。对于心酸和艰难,他们很少提及,因为点滴的收获就足以让他们继续前行,他们在以自己的方式为现代农业发展、为农业方式转型增添一份力量。他们的身后,有千千万真正深爱这块土地的人。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