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建鱼水之情 达兴旺之愿


    近年来,山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统筹安排,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基层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基层社多元化改造扎实推进,便民店建设提档升级,依托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等基层社重整旗鼓——这些成效在推动基层社经营方式和业务领域产生根本性变革的同时,也悄然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给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基层社建设应该遵循怎样的方向,基层社发展如何赢得农民的支持,山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一个个基层社的成长历程给了我们一个生动的答案。

焦点:王牌是怎样炼成的

    山西省汾阳市肖家庄镇上的老少爷们儿茶余饭后与外人侃大山时腰杆子硬气的很,他们吹牛的资本是这个镇上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家人或者亲戚在肖家庄供销合作社工作,这些进入供销合作社工作的人,他们享受着每月一千多到三千块钱不等的工资待遇,和城里的白领们一样拥有五险一金的福利。能在供销合作社工作,就意味着可以不用在土里刨食、靠天吃饭,不用再往返于劳务市场打零工,也不用再为养老无着发愁。在肖家庄镇人的心里,供销合作社不仅是他们拿来让外人艳羡的一张王牌,更是保障他们生活富足的最值得信赖的底牌。

    62载 扎根农村终不悔

    “头顶着肖家庄的天,脚踏着肖家庄的地,就要为肖家庄的百姓谋福利。”肖家庄供销合作社的当家人武胜耀在当地是个吐口唾沫是个钉的人,这句话他说得掷地有声。

    肖家庄供销合作社是1950年4月成立的一个基层社,62年来屹立不倒,并且日益强盛,正是得益于代代传承的供销合作社就是要扎根农村、服务农民这一“死理儿”。

    现如今的肖家庄供销合作社是一个拥有4个股份制企业、1个专业合作社、1个农资大市场、1个日用品购物中心、11个村级便民连锁店的基层社,其中无一例外全部是围绕“三农”唱大戏。

    首个社有企业的创办,肖家庄供销合作社的职工现在回想起来,语气里还有着惊心动魄的味道——当年的举动现在看来在肖家庄供销合作社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汾阳市所属的吕梁市是革命老区,也是农业大市,全市所辖13县(市)没有一家规模化生产农用薄膜的企业,随着覆膜生产技术的日渐成熟,每年所需的大量农膜全靠区域外供应。这不是一个乡镇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全市400万农民利益的大事。一个基层供销合作社敢不敢、能不能站在为农服务的制高点上开展地膜生产这个大项目?2005年,肖家庄供销合作社创建了首个社有企业——丰盛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专门生产农膜并注册“盛佳誉”品牌。多年在农村积攒的诚信口碑加上市场的刚性需求,首个社有企业发展一路高歌,势头强劲,产量及销量连年翻番。2012年全年5000吨农膜销售一空,产值达到6000万元,当年,肖家庄供销合作社在已具备年产农膜6000吨基础上,又开始实施年产1万吨的农膜技术改造项目。农业龙头企业的威名传遍四方。

    2007年,为了提高当地农民组织化程度,肖家庄供销合作社再次厚积薄发,与117户农民联合成立了禾盛昌农科贸专业合作社。2011年,合作社投资195万元,实施年产2000吨杂粮系列产品加工新建项目并投入生产,以石磨杂粮面粉与小杂粮分装为主打的10余种加工产品受到市场青睐,销售成倍增长,2012年,专业社又筹措资金60万元,建立100亩种植示范基地,带动1000多户农民参与建设了3100亩优质酿酒高粱种植基地,在开展订单农业上迈出了新步伐。2012年,专业社农产品加工销售900万元,117户社员户均增收3000余元。

    籽盛源种业有限公司、盛佳誉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一个个围绕“农”字做文章的社有企业在成长中兴盛。农业生产资料批发交易市场、日用消费品购物配送中心、村级便民连锁商店,改造、整合、提升、优化传统的供销网络全覆盖格局基本形成。

    2012年,肖家庄供销合作社资产总额达1.2272亿元、所有者权益为3484.9万元;当年销售总额、净利润分别完成 1.1亿元和 650万元。

    肖家庄供销合作社90%以上的岗位提供给了当地群众,50万元的捐款支援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慷慨解囊20万元支持乡村道路硬化,解决当地45名大中专学生和退伍军人的就业问题……

    ——这些得到和给予的数字中,每一个组成部分无不来自农村。

    3重 网络诚赢市场

    来过肖家庄供销合作社考察的人,一定在社里的食堂中品尝到过海南的椰汁。山西革命老区的一个基层社,习惯用椰汁招待客人,听起来让人有点费解。其实这椰汁也出身于供销合作社系统,只不过它的娘家是千里之外的海南省。

    当年,海南省供销集团试图开拓自产椰汁在山西的市场,挑来选去,把合作的目光盯准了肖家庄供销合作社。海南省供销合作社可谓是慧眼识珠,肖家庄供销合作社覆盖山西省80余个县市的销售网络和人员配备像块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肖家庄供销合作社的销售网络共有3重,分属于不同的社有企业,必要时又相互借助使用——

    禾盛昌农科贸专业合作社有60多个销售网点,其分布范围主要在汾阳市当地。

    农资大市场在吕梁全部的13个县市设有网点120余个,其中汾阳市占100个左右。

    丰盛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的网络最为庞大,范围涉及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在内的4省、区120多个县(市),共有150个销售网点。其中,山西省销售网点覆盖80余个县市。

    层次分明、紧密贯通、集中管理的销售网络让肖家庄供销合作社的产品得到了最为有效的市场推广:丰盛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农膜年销售5000吨;农资大市场年销量保持2.5万吨以上;禾盛昌农科贸专业合作社年农产品加工销售额达到900万元;籽盛源种业有限公司种子销售每年达到5万斤左右……

    “直达销售,零距离服务”的销售网络打破了地域限制和地方观念,营销的效力不仅表现在产品市场表现上,同样作用于肖家庄供销合作社的合作链条上。肖家庄供销合作社与全国30多家知名生产厂家建立起稳定的供货关系,各类化肥经营品种达50余种,其中就有39种主要产品实行了总经销、总代理,以多品牌、低价位、高质量保证了农资货源。

    记者在肖家庄供销合作社的食堂品尝到了海南供销集团的椰汁,同样也在晋南的河津供销合作社看到了肖家庄供销合作社的“盛佳誉”牌白酒良好的销售业绩。肖家庄供销合作社多年费尽心血打造的营销网络,其作用和意义已经远不局限于肖家庄。

    218 将 手足情深齐向前

    “出去办事,说自己是肖家庄供销合作社的,我会很荣耀,别人也会高看我一眼。”会计吕琳琦大学毕业在京城闯荡半年后,最终选择回到家乡应聘进肖家庄供销合作社。他78岁的爷爷吕步青是肖家庄供销合作社的退休老职工,父亲吕建明在自己所供职的粮食局不景气后,被武胜耀招贤纳士到麾下。如今,这一家三代都是肖家庄供销合作社人。像吕琳琦家这样一家三代都在社里就职的共有6家,一家两代的也有20余家。

    肖家庄供销合作社现有职工218人,多年来主动离职率为零。问及原因,职工们提及最多的是一个词是“踏实”。

    “他们是我的职工,更是我的家人。我有责任让他们活得更有尊严。”武胜耀这句话是要用真金白银来兑现的。

    肖家庄供销合作社三次调资,让企业员工的平均工资达到1000元以上;每年花40余万元为员工购买“五险一金”;对考上大学的职工子女,一次性补助3000元;为每位员工申请了财产保险,为每位汽车司机申请了车辆保险和人身保险;帮助解决职工子女就业,免除员工后顾之忧……

    走进肖家庄供销合作社你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也许身边某个穿着工装鬓角斑白正在搬运货物的老者,明天就会以企业总经理的身份,和你在会议室里探讨企业的发展蓝图;也许这次你在车间门口看到和一帮毛头小子称兄道弟的那个人,在下一次见面时会被告之他是社里领导从哪个大单位挖来的很有知识见地的人才……

    这些很有意思的现象,形成了肖家庄供销合作社独特的类似家庭氛围的企业文化,并且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

    “每年腊月三十我们都要把厂区里的对联贴好了才回家贴自己家的,武主任没要求我们这么做,但是不干完这些最后的活,我们回家心里也不踏实。”司机宋飞是刚来肖家庄供销合作社3年的年轻小伙子,他对于自己未来的道路很清楚:一直跟着武主任干下去。这是肖家庄供销合作社绝大多数年轻人的想法。

    肖家庄供销合作社在当地老百姓心中是响当当的王牌企业,这个企业直接影响他们生存的质量、生活的梦想,而他们也许并不知道,“百强基层社”、“全国示范社”这些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颇具含金量的称号,昭明肖家庄供销合作社这张王牌影响着除他们之外更多的人、更广的地域。

扫描:远离浮华坚守本色

    在运城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提起临猗县孙吉供销社王显庄便民店无人不知,这是源于三点:一是它还延续着青砖蓝瓦木门窗,柜台货架老模样这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建筑风格;二是终年累月店里都设着两个小摊,免费为乡民提供茶水、香烟和交流生产经验的场所;三是它作为一个村级便民店,全年的销售额能达到600万余元,这在运城乃至全山西省系统是凤毛麟角的。

    王显庄便民店已经有50年的建社历史了。50年来,经营场所由当初的30平方米发展到了现在的600平方米;年营业额由过去的2万元增加到600万余元;商品品种由过去百余种扩大到2600余种;……尽管有着如此多的变化,连人都换了几茬,店牌换了几块,但服务“三农”的宗旨在这50年里从来没有改变过。

    王显庄的农民有事没事都爱去农资店逛逛,因为农资店里除了卖农资,还设了两个摊:一个书报摊,一个茶水摊。农民在店里既能够看到科普报刊书籍,增长科技知识,又可通过茶摊交流种管技术,畅谈村里的大事小情,非农忙时节,农资店俨然变成了一个文化交流中心。这两个摊位一设就是几十年,惠及了无数乡邻。

    “大道理我不会讲,只知道挂着供销合作社的牌子,就不能给供销合作社丢脸,就是苦点累点我也无怨,因为我进了供销合作社的门,就是一名供销合作社人。”农资店负责人张百强已经年过花甲,每年店里供应化肥都在500吨左右,农忙时他每天要帮助购肥农民搬运化肥几十吨,50公斤重的袋子搬出店扛上车,遇到老弱病残还要送到家,搬上搬下,几十年如一日诠释着供销合作社与农民的鱼水情深。

    谈到服务,村民王茂生夸赞说:“这两个店没说的,每天营业时间长达15个小时以上,晚上买点啥再迟也不怕麻烦;只要群众需要的,店里没有不供应的。百货店经理王锁稳二十多年义务为村民家庭红白喜事当总管,既送货上门,又操心办事,还义务为在外读书的小学生乘车提供方便,我们都称他是‘贴心人’。”

    在日益激烈的农村市场竞争中,王显庄便民店坚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全,人全我廉,大大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他们延伸服务功能,除为周边村庄小卖部提供货源外,还在30多个小村庄设立了生产资料家庭供销店,方便了群众,又优化了中心店的服务功能,辐射带动了农村流通市场的大繁荣。王显庄便民店用真诚、信誉走出了一条农村基层社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新路子。

扫描:农合花开香飘葡园

    临汾市尧都区彩虹果蔬专业经济合作社是土门镇供销合作社领办的一个合作经济组织,理事长张全龙是一位年过半百的供销合作社职工,自2006年合作社成立以来,葡萄生长到采摘的季节,他常年住在基地里一个五六平米的简陋小屋里,随时指导社员生产,接待采购商的洽谈。他与自己的同事们数年如一日的付出终究使当地红提葡萄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

    截至2012年底,专业经济合作社发展葡萄5000余亩,辐射17个行政村,带动农户1200余户,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年产量7500余吨,注册的“岔口河”牌产品销售到7省15市等30个超市(市场),“无公害基地”“无公害产品”的申报得到农业部的认证。

    土门镇农民虽然素有种植葡萄的习惯,但果农只重产量不重品质,产品常常存在“有产无市、有市无品”的问题。

    合作社聘请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会长修德仁、副会长晁无疾及省市区农业专业科技人员30多次来临汾现场向果农示范和传授葡萄栽培技术,专家与果农面对面,解答果农疑难问题,培训面覆盖14个行政村,培训果农万余人次。同时合作社还购买了大量的葡萄技术书籍和光碟,免费供果农借阅和观看,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直观地为果农讲解葡萄生长管理知识。

    与此同时,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主渠道作用,选择了8个示范园,攻克了红提葡萄“12克起步技术”难题。平均亩产1500余公斤的示范园达到7个,产品销售价格提高了35%,亩收入平均达到8000余元。果农看到了希望,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土门红提葡萄生产出现了重大转机,实现了由过去的“让我栽”到“我要栽”,由砍伐葡萄到重栽葡萄的转变。尧都区彩虹果蔬专业经济合作社为广大果农提供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果农在经历了产业阵痛之后欣喜地表示:“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救了我们。”

    通过几年来的创业发展,尧都区彩虹果蔬经济专业合作社,不但使一个濒危的产业成为果农增收致富的重要项目,而且未雨绸缪,积极勾勒着壮大产业发展的新蓝图。


    记者手记

    2011年以来,山西省供销合作社以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为目标,以农村便民连锁商店两年全覆盖为重点,形成了新型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主体框架。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便民连锁商店累计建设数量达24530个,实现了农村便民店全覆盖,使供销合作社系统经营服务网络在农村流通中重新占据主导地位。

    这次山西之行,记者利用10天的时间采访调研了汾阳、太原、临汾、运城四个供销合作社的基层社建设情况,亲眼目睹和感受到了山西省全系统在农村便民店全覆盖及基层社建设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良好成效。但是,客观的评价,山西省系统虽然涌现出了肖家庄供销合作社这样在全国系统都堪称王牌的基层社,但同样也有不少基层社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因循守旧守摊过日子思想重、接受新生业态能力较差、开拓进取信心不足等不可忽视的问题,整体水平大提升还有待时日。

    当前,我国正处在“三化同步”推进,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阶段,这是我们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面临的新的时代背景。肖家庄供销合作社发展经验的价值,不仅在于其高效的利益获取模式,更在于其自始至终鲜明的立足“三农”的发展定位,以及能够产生内生凝聚力的企业文化,这正是供销合作事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肖家庄供销合作社是全系统优秀基层社中一个值得全方位学习的范本,其典型价值是全系统基层社建设与发展的宝贵财富。在某一个区域内甚至全国范围中树立更多像肖家庄供销合作社这样的典型,推广它们的经验,用榜样的力量带领、激励更多的合作社发展,对基层社发展意义非凡。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