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9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河北围场县供销合作社
探讨联合创建“双向流通”党建示范点新模式


编者按

    去年以来,河北省围场县供销合作社与县委组织部合作创建了农资供应及农产品销售“双向流通”党建示范点,实现了流通和党建的良性互动,完成了调研报告《围场县供销合作社与县委组织部联合创建“双向流通”党建示范点提升服务“三农”科学水平》一文。省社理事会副主任赵增华阅后认为:“读后很受启发,一是把社建与党建很好地结合了起来,为供销合作社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探索出了一条比较规范的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推动合作经济发展和流通网络建设新路子,真正形成了以县社为平台,带动农村‘终端’发展的新格局。”

    围场是农业大县,农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0%以上。去年围场县社与县委组织部积极合作,在探索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全县13个乡镇全部创建了农资供应及农产品销售“双向流通”党建示范点,实现了流通和党建的良性互动,解决了农民生产、生活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双向流通”党建示范点建设模式

    “双向流通”示范点建设依托乡镇党委和村级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影响力、号召力,发挥供销合作社在专业合作社、农资店、超市的经营优势和带动力,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加强农产品购销体系建设,把安全优质的农资供应到农村生产一线,把农民生产的农产品组织起来销售给超市,构建起连接城乡、上下联接紧密、运行顺畅的现代流通服务网络。

    一是构建“四位一体”的组织联建模式。县打破乡村界限,将农资配送及农产品购销产业链上所有党员编排到相应的党支部和党小组,在产业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中建立联合党支部,把党建工作延伸到整条流通产业链上。通过在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党小组或“村党支部+X”的方式,形成以县委组织部为指导、县社党委牵头、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实施、产业链党组织具体操作的县、乡、村、网点“四位一体”的组织联建模式,实现了基层党组织的横向通、纵向联的链式分层管理。

    二是建立“支部+X”服务网络运行机制。示范点以县社惠万家农村消费品和农资配送中心、木兰缘生态特色农产品展示推介中心、木兰缘电子商务中心、农产品交易市场4家企业为龙头,依托37个新型基层社、7个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11个村级农资加盟店、5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6个农贸市场,开展“支部+专业合作社”、“支部+超市”、“支部+农资加盟店”的“支部+X”试点工作。以示范店为平台,通过采用连锁配送、展示推介等现代流通方式,逐步打造由供销合作社主办、村级组织为支撑、直接面向“三农”、覆盖县、乡、村、网点“四位一体”的农资配送及农产品购销“双向流通”现代服务网络。

    三是搭建优质便捷的服务平台。县委通过在“双向流通”党建示范点建设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统一采集、发布、推介农资供应、农产品供求市场信息、最新农业科技知识等,及时向广大农民、涉农企业和种养大户提供信息服务。同时,通过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党建示范点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合作经营、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销售、财务管理等专用知识,为农民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双向流通”党建示范点的建设原则和标准

    目前,全县创建了黄土坎、四道沟、腰站、半截塔镇等13个党建示范点,各示范点全部由共产党员经营,管理规范、服务多样、示范带动能力强。他们在建设过程中坚持了“四原则”和“五标准”。

    “四原则”: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找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围绕流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流通的目的。二是注重创新,务求实效。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在农村生产流通领域开展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富有成效的党建工作,促进“双向流通”示范点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三是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既要做好总体规划布局,又要立足乡镇、村的具体情况,明确工作重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举措,扎实有效推进创建工作,确保效果。四是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坚持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培育和创建,做到管理规范、服务优质、运行顺畅,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五标准”:一是基本设施标准化。超市、农资加盟店、专业合作社等经营场所有“双向流通”党建示范点标识、工商营业执照和农资经营许可证、活动章程等相关证照资料,经营时间二年以上,有相关工作制度并按要求上墙公示,有电子信息商务平台终端,场所面积50平方米以上,仓储设施配套齐全,营业区、办公区分离,干净整洁,通风明亮。二是基本队伍标准化。党建示范点经营者要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履行党员义务,并要具备从事农村合作经营、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等相关资质,掌握农产品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知识、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知识等,熟悉农资商品的性能、标识和使用方法。三是基本制度标准化。有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配套制度,专业合作社规定要求的工作制度、服务流程,监管部门规定的过期商品下柜、退货、群众投诉处理等相关制度,农资加盟店和超市还要建立商品进、销货台账和销售信誉卡,在售商品要明码标价、价签齐全。四是基本活动标准化。通过统一到配送中心为群众采购农业生产资料,搞好农产品加工、包装,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提供电子商务信息等,积极开展为民服务活动。五是基本保障标准化。对示范点规范化建设给予必要的物资和经费支持,强化业务指导,主动加强对配送中心的监管,保证配送商品质量安全及农资、农产品相关信息准确及时发布。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要指导各示范点抓好规范化建设。

    “双向流通”党建示范点成效

    一是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乡镇党委和村级党支部结合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对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教育和培养,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对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农民致富的带动力。今年以来,在县直部门、各乡镇及村级党组织印发《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省委一号文件解读宣传册》1万余册,举办农业技术、农产品营销、电子商务等专题培训班16期,参训人数4500多人次。

    二是提高了农村流通网络运行质量。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农资供应和农产品流通的经营优势,与党建示范点开展服务对接,有效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保障了农资和农产品质量。一是开展农业生产资料直供。玉华农资加盟店位于大头山村,村里共有54名党员6个党小组,每个党小组8到10人不等,周玉华所在的第3党小组,3年来共收集农资供应、农产品需求、农业技术需求信息200多条,向供应方反馈农户需求信息132条,向农户提供技术指导近千次。去年以来,各示范点销售春耕化肥1700吨、农药67吨、地膜70吨、中小农具2100台(件),实现销售额3400万元,农资销量占全县农资总销量的85%,农户直接受益达48万多元。二是开展农产品直销。党建示范点组织专业合作社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展示推介,通过农超对接、订单销售等方式,为当地农产品建立了大额、稳定的销售渠道。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县发展专业合作社55个,入社产业达到18个;包装推介有特色的杂粮、干菜、酱菜、土豆制品等7大系列6000件,外销马铃薯、胡萝卜、圆白菜等412.5万公斤。年均农产品购销额达1.3亿元,为农民实现增收580多万元。今年,又与超市签订订单35份,涉及8个品种,总计750万公斤。去年3月在县供销合作社和乡党委的支持指导下,二下村将工艺干花、食用菌、果蔬、养殖4个专业合作社联合,成立了“围场县金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发展合作社产业联合体,推动农产品销售。目前联合社已发展种植基地1560亩,发展养殖基地5个,总资产940万元,年销售额达1210万元。

    三是提供优质便捷的社会化服务。示范点围绕农民需求,结合自身特点,在真诚帮扶、真心服务上下功夫。一是传信息。在示范点建起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统一采集、发布、推介农资供应、农产品需求信息和最新农技知识等,加大对广大农民、种养大户、涉农企业的指导,使农产品更符合市场需求。目前,在张家湾、牌楼、石桌子等乡镇巩固发展胡萝卜种植基地1.4万余亩,有5000亩已被列为出口商品注册备案基地,农民年可增收100余万元。二是强培训。示范点积极开展“菜单式一对一”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帮助有致富愿望但又缺乏致富本领的农民尽快掌握农技知识,帮助村级选好配强党建示范点的责任人和骨干力量。目前,各示范点提供技术咨询指导320次,开展专题技术培训讲座46场,引进试验新品种240余种,推广新品种36个,选配党建示范点责任人13人。三是便服务。各示范点依托“支部+X”服务运行网络,开展了网点集约服务。今年以来,各党建示范点与农户签定销售信誉卡13060张,新建服务台账26本,健全规范了20多条服务运行流程,增加送货车辆20余辆。他们还推出了“选购种子化肥随时退换”、“购买5公斤以上种子附送油葵种子和谷子种子”等优惠服务活动。棋盘山镇农资加盟店去年免费为农户送货累计行程500多公里,为困难户垫付春耕物资款120余万元,免除了14户低保、特困、鳏寡孤独家庭的农资款近3万元。据统计,今年以来各示范点共配送种子2.4万袋,为农户提供往返车程费8000元,优惠农资款2.8万余元。


“双向流通”党建试点的三点启示

    一是“双向流通”党建示范点是新时期农村党建工作的新抓手。党建示范点将“务虚”与“务实”紧密结合,找准了党建工作和农村经济工作的结合点,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增强了党员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中密切了与农民的血肉联系,有效发挥了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大大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公信力,为打造服务型党组织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积极的正能量。

    二是“双向流通”示范点是推动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的新方式。供销合作社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党委政府的支持以及部门的配合是重要保证。县委组织部把示范点创建工作纳入对乡镇政府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考核内容,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积极推动,党委政府、组织部门、供销合作社的关注点聚集在一起、优势聚集在一起、力量凝结在一起,组织部门统一指导推动、党委政府积极协调、供销合作社认真实施,三方合力把示范点打造成农村执行农资流通政策、抵制假冒伪劣、提供优质农资产品的主渠道,推介销售当地优质、特色农产品的有效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

    三是“双向流通”示范点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新平台。今年省委1号文件指出:“要创新社会化服务,发展多元化农业服务主体。培育经营性服务主体,重点支持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涉农企业等,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服务。”示范点作为农业经营服务主体,从农民的需要入手,提供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等经营服务的同时,提供信息发布、技术服务、业务培训等公益性服务,成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主体的有益补充,必将在服务“三农”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本文系河北记者站供稿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