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除了便利店借餐饮业务迎来了“春天”,超市、购物中心和电商企业也看中了隐藏在“餐饮”中的巨大金矿,纷纷以各种形式“联姻”餐饮,欲在愈发薄利的行业中求得突破。
日前,在今年各商场的业态调整中,北京各大购物中心都在绞尽脑汁增加餐饮业态的比例,力图通过打造特色餐饮挽回流失客流。
据了解,成熟商业项目中餐饮比例通常在30%~35%左右,如今,商场开业期餐饮业态比例达到35%基本已成为常态。
据戴德梁行中国区商业顾问部主管甄仕奇介绍,餐饮业态的聚客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场缩短培育期,目前,多数新开业的商业项目都需要借助餐饮提升商业氛围。
尽管承租能力低、利润率有限,但为了弥补传统零售业态的劣势,有高聚客力的餐饮业态还是成为了购物中心的新宠。
电商的迅速发展使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百货和购物中心只得发力餐饮业态,希望借助餐饮的高聚客力拉动商场销售。
不仅如此,购物中心的业态调整,也影响到了尾货市场的发展。
日前扩容开业的全国最大尾货丽泽天兰天尾货首次大规模引入整层的餐饮业态,以此带动消费。
(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