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消费支出 对GDP增长贡献率45.9%
本报讯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53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0526亿元,增长12.4%。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817亿元,同比增长12.9%。长期以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日趋缩小,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7%,其中3.5个百分点是由消费拉动,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9%。
目前,新型商品的消费、生活服务的消费、网络消费以及假日消费等新的消费热点和新型消费模式正在形成。
(云飞)
农发行2300亿元支持秋粮收购
本报讯 为支持秋粮收购,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日前已安排各类收购资金2300亿元,比去年增加400亿元。农发行要求各级行准确把握形势,备足信贷资金,严格落实粮食收购信贷各项政策措施,确保秋粮收购顺利进行,不出现区域卖粮难和“打白条”问题。
从农发行调查了解的情况看,今年我国粮食生产有望迎来连续丰收。粮食供给充足,粮食加工产品需求不旺,秋季主要粮食品种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全面启动托市收购已成定局,秋粮收购将呈现政策性收购和市场性收购并行交织的局面。
农发行要求,各级行要继续坚持不“打白条”,“多收粮、收好粮、防风险”,切实做好秋粮收购资金供应管理工作。重点支持托市收购。积极参与委托收储库点的认定工作,依照不同品种粮食的产量、商品量、社会收购量、开户企业收购能力合理布局设点。积极支持市场性收购。在托市收购地区,必须与托市收购相衔接,不能干扰托市收购;在非托市收购地区,要把积极支持市场性收购作为粮食收购的主要途径,不留收购空白点;要把握好贷款节奏,指导好收购价格,引导企业理性收购。
(禇 晓)
河南省社发挥行业优势全力服务抗旱保种工作
本报讯 入秋以来,河南多个地市久不下雨,旱情严重,针对各地持续发展的严重旱情,河南省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全力好服务抗旱保种工作。
9月份以来,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累计组织水泵、水管、柴油以及农机具配件等抗旱物资10多亿元。其次,依托遍布城乡的经营服务网络,利用长期经营形成的渠道优势,千方百计组织适销对路的名优农资商品,保障秋播生产。9月份,全系统组织采购化肥256万吨、农药7800吨、农膜6100吨,确保了农资市场供应充裕。与此同时,河南省社还利用系统3022家庄稼医院、4689家专业合作社、5.2万家综合服务社(中心),积极开展系列化农技综合服务,加强对秋播工作技术指导和培训,普及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
目前,河南省社督导小组正深入到全省各级农资经营企业和服务网点督导检查,确保抗旱保种物资供应有序和质量安全。
(贾丽君 谢洪兴)
广西区社前三季度农业生产资料销售133亿元
本报讯 日前,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合作社获悉,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系统积极发挥供销合作社职能作用,认真抓好农资商品的组织供应服务工作,截至9月底,全系统前三季度销售农业生产资料133亿元。
以配送中心为核心,开展连锁配送,加强农资经营、农资农家店管理。想方设法购进、储备适销对路的化肥品种,降低采购成本,减少中间环节,确保淡季不涨价,旺季不断档,保证农资货源充足。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将肥送到田间地头。主动联合工商、安监、农业等部门开展农资检查、打假活动,保证农资质量安全。
今年1—9月,全系统售的农业生产资料133亿元,同比增长19.53%。其中,全系统购进化肥343万吨,同比增长21.04%;销售化肥522万吨,同比增长7.53%。
(杨承春 肖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