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时兵江:让供销合作社与农民走得再近点!

□ 本报实习记者 闫雪静

图1 时兵江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家了解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帮助社员解决问题。
图2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孔祥智教授到灵寿县调研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发展模式。
图3 时兵江在2011年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颁奖典礼上接受主持人采访。

人物名片:

    时兵江:河北省灵寿县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河北省灵寿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会长。“2011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十大人物”获奖者。他善于总结归纳,他的理论来自实践,他把发展合作社事业看作是自己最幸福的事。

    初冬季节,天气有些冷。早上7点钟,河北灵寿县供销合作社主任时兵江匆匆地吃过早饭,就赶到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叫上几位同志,一起下乡。“今天我们要去帮助合作社解决资金问题。我们经常要下乡,这样能了解到农村的实际情况,知道农民需要什么,供销社能给农民提供什么服务,都得从农村中去了解。这是我的工作常态。”时兵江对记者说。

    由于在发展合作社事业上的突出贡献,时兵江在2011年“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评选中被评为年度十大人物,一时成为灵寿的新闻人物。而时兵江看淡的是荣誉,看重的是意义。他说,“能在合作社领域做点工作,让老百姓的收入再增加一些,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我感到很幸福,我会继续坚持走下去。”

    华丽转身惊叹起

    时兵江对合作社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1987年,医学专业毕业的时兵江被分配到灵寿县卫生局工作,他曾先后任县医院院长、卫生局副局长等职务。2009年,带着县领导的重托,时兵江走马上任县供销合作社主任。当时,灵寿县供销合作社在2005年经过全面改制之后,业务萎缩,基层社网断、线破、人心不稳,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一些同事、朋友劝时兵江不要到供销合作社,还有人觉得一个卫生局干部胜任不了供销合作社主任。面对外界的各种质疑、不解,时兵江淡淡一笑,不当一回事。因为他心里清楚,只有把工作干好了,把供销合作社的事业搞起来了,自然大家就会相信你。为了实现心中那个梦想,也是为了争一口气,时兵江暗下决心,一定要在供销合作社干出个样来。

    就是凭着这股决心,时兵江虚心向县里的老干部请教,聆听县社系统职工的心声;查阅资料,研究供销合作社相关政策。为了提高全体职工的业务能力,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认真学习国务院、省、市政府关于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县社的实际情况,统一思想,定方向、定思路。他还经常到农村,和农民合作社的理事长拉家常、谈想法,为合作社的发展出谋划策。

    一番辛苦换来了发展的信心。县社系统干部职工干劲足了,发展思路清晰了,对时兵江的各种猜测消失了。大家都相信这位谦虚的主任是来干事的,随之而来的自然是信任的微笑和支持的眼光。

    “本土专家”创新招

    如果说时兵江做事情不认输的执着劲是一种品质的话,那么他善于钻研、创新发展的思维则是他的一种优势。时兵江到供销合作社不久,他发现了问题,基层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不健全,与农民联系也不紧密。供销合作社到底还是不是农民的合作组织,该如何加强与农民的联系?时兵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时兵江订阅《中国合作经济》杂志,认真研读。并结合灵寿县的实际,以合作社的相关理论为依据,谋划供销合作社的未来发展。

    经过反复的研究、实地调研,时兵江认为,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载体,建立与农民的紧密联系,这是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组织创新的一个发展方向。时兵江带领县社一班人,重新研究了灵寿县供销合作社的定位,创造性地提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龙头企业带头人+村两委干部+乡镇政府+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四位一体”组织模式。在这一体制中,他将原来分散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系在一起,构建了县、乡、村上下一体、覆盖全面的现代农业服务联合体。2012年12月18日,灵寿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立,经县政府批准,县供销合作社牵头,联合全县15个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两个行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及部分知名专业合作社自愿组建,集种植、养殖及综合服务为一体,并在县工商局登记注册。联合社现已发展成员社258个,辐射全县15个乡镇,20个行政村,带动农户4万余元,助农增收9000万元。

    灵寿县供销合作社在联合社的组建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灵寿县供销合作社牵头,“自上而下”探索了两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方式:一种是将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起来,成立乡镇层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和以主导产业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也即合作社的联合;一种是搭建起更大平台,将原有联合社联合起来,成立更高层面的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也即联合社的联合。

    在2013年中国合作经济发展论坛上,时兵江作为嘉宾,与大家分享了灵寿县组建联合社、创新基层社的经验,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孔祥智作为参会专家当即表示要对灵寿供销合作社的做法进一步调研,并认为这是对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的一种创新发展。

    本月初,孔祥智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前往灵寿县供销合作社调研。孔祥智在调研中欣喜地发现,“灵寿县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不仅在提升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引入联合社,闯出了一条灵寿自己的联合社发展模式”。

    矢志耕耘终不悔

    有人说:热爱也是一种美德。这句话在时兵江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和时兵江交谈中,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应通过合理的利益机制与农民建立紧密联系,这样才能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时兵江专业的分析,客观的评判,让人感受到这无疑就是一位来自实践的合作社专家。

    多年合作社实践经验,让他爱上了这项事业,养成了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工作习惯。“尽管工作很忙,我每天都坚持读书看报,学习很重要啊。”时兵江说。每当遇到不解的问题时,也总是先从实际的层面去考虑,然后才是上升到理论层面。对于这种方法,他说是“来自于实践,运用到实践,这才是最具有说服力的理论”。

    在狗台乡供销合作社,记者看到了能容纳200人上课的培训教室,宽敞明亮。该社主任安二祥说,“四位一体模式,给我们这些科技能人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我们又能在供销合作社这个平台上实现人生价值了。”安二祥原是河北省农业厅研究员,离休后回到家乡创办起了田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自己的技术特长带动乡亲致富。2012年,灵寿县社依托田园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新型基层社,安二祥被选为基层社主任。

    如今的灵寿县供销合作社各项业务发展势头很好,面貌焕然一新。时兵江说,“我们在全县15个乡镇重新组建了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和以乡镇为辖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还成立了河北省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还有以食用菌和中药材种植业为主的行业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说到灵寿县社的发展,时兵江如数家珍,掩饰不住自豪的心情。

    “我热爱供销合作社这项事业,只要我们肯干,下功夫去琢磨,供销合作社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时兵江感慨地说。

 

    获奖者面对面

    记者:您曾经获得过“2011中国合作经济年度十大人物”,您如何看待这一评选活动对供销合作社发展的意义?

    时兵江:由媒体和高校联合举办的形式首先就决定了它的平台很高,它是合作经济领域的最高奖项。其次,高校有丰富的师资力量,这项评选活动搭建起了合作社与领域专家联系的平台,这些专家能为我们指点迷津、出谋划策,成为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强大的智囊团。最后,这项评选活动对供销合作社系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同时也激发了供销合作社人创新发展的劲头。

    记者:作为供销合作事业的实践者,您对供销合作社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怎么看?

    时兵江:由供销合作社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目的是打造农民经济组织的合作平台,共同提升服务水平和发展水平。供销合作社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应充分发挥其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与发展中的作用。认真领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大量的、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帮助农民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优质安全产品,减少农产品市场风险,促进农业增效,帮助农民增收。还要处理好供销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关系。应加大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力度,强化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的功能,将供销合作社真正打造成服务“三农”的坚实平台。

    记者:您对接下来的工作有何展望?

    时兵江:虽然我县供销合作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些成绩已成为过去。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能带领全县供销合作社系统干部职工,继续脚踏实地办实事。要想全方位服务“三农”,仅靠现有服务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力拓展服务新领域,不断增强服务的手段和方法。从本县实际出发,主动出击,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具体的难题。将供销合作社真正建成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

    记者:您对“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评选活动有什么样的期待?

    时兵江:我一直在关注这项评选活动,今年也准备组织我们的合作社和典型人物来报名。我也看到,近年来,“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评选活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希望通过这项活动让更多的人关注中国合作社事业,了解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带领下,各地供销合作社发展的良好势头,提升供销合作社的形象。希望中华合作时报社多举办类似的活动,祝“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评选越办越好。

    2013“中国合作经济年度人物奖”评选标准

    强烈的责任感:

    2013年中国农业经历了多灾多难的天气,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农业产业面临结构调整、转型发展,当减产减收、卖难问题出现时,是谁为了社员利益勇敢坚守,尽全力保障农民收益;谁又在食品安全问题凸显的当下,站在行业前列,倡导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之路,为服务社会、回馈社会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突出的创新力:

    创造力体现的是一种对制度、模式、技术和思想全方位的创新能力。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将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摆在了突出位置,谁以自己独特的胆识和创新力,为中国合作经济在产品、管理、服务、机制、体制等方面的全方位创新开拓出了一条路子,或作出了大胆的尝试与探索?

    有效的推动力:

    合作经济事业的发展在2013年得到了更多的共识,谁成为推动区域合作经济事业进步的哪个重要角色?谁通过自己的领导,提升了合作社的品牌形象,开创了全新的市场空间,推动了区域农业产业的升级?

    前瞻性的思维:

    中国合作经济发展已高速发展六年,持续发展、规范发展面临挑战,谁以高瞻远瞩的目光,积极推动合作社的健康持续发展,谁在高速发展中冷静观察,稳步前行,推动中国合作经济由量变发生质变?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