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婚俗中有一道程序叫做“结纳”,就是我们说的送彩礼。在九州地区,彩礼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茶叶,称为“结纳茶”。有的地方干脆把送彩礼叫做“御茶入”,相当于我国传统婚俗中所说的“下茶”。日本的结纳茶,在九州地区的茶叶店或结婚用品专卖店中现成出售,分为盒装、陶瓷罐装和圆筒装三种形式,分别称为“箱茶式”、“壶茶式”、“筒茶式”,包装精美,色彩亮丽,并配以松、竹、梅、龟、鹤等吉祥物,既喜庆又隆重。
“结纳”仪式结束后二三天,女方会把男方送来的彩礼在家里摆设出来,邀请邻居或其他女性亲友前来观看,称作“御茶见”、“御茶饮”或“御茶开”,就是展示彩礼、给人观看的意思。熊本县的风俗是把男方送来的结纳茶的茶叶分给邻居,叫做“配茶”。佐贺县农村有展示彩礼的习惯,名曰“御茶讲”。展示彩礼、分发茶叶显然具有向周围邻居和亲朋好友告知婚姻成立,并让他们充当婚姻见证人的社会功能,除此之外,结纳茶在民间婚礼中还蕴含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首先,结纳茶象征了人们对新婚夫妇白头偕老的祝愿。陆羽在《茶经》中指出茶树有“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 的特性,意思是茶树如果不用茶籽栽种,而用茶树苗移植的话就会出现生长不良的状况。后来,虽然在茶树栽培的生产实践中,开发了茶树繁殖的扦插法和压条法,但这样培植的茶树苗据说也只能移植一次。结纳茶就是基于日本人对茶树性质的这种认识而形成的婚姻习俗,象征女人一生中只能进行一次从娘家到婆家的“移植”。虽然这一象征意义和封建时代“从一而终”的伦理观念不无关系,但是,其中所蕴含的祝福新婚夫妇白头偕老的良好愿望也是不可否认的。
其次,结纳茶还寄托着人们对新媳妇的期待。我们知道,茶树在贫瘠的土壤中也能生长,日本民间认为,彩礼中的茶叶,既是告诫新媳妇过门之后要像茶树那样耐得住贫寒的生活,吃苦耐劳,还期待新媳妇能够精打细算,勤俭持家。众所周知,传统的日本家庭是男主外、女主内,日常生活主要靠家庭主妇来操持。因此,能够娶一个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媳妇就成了人们的普遍愿望。而结纳茶就是寄寓这种愿望的物质载体。在送结纳茶的礼单上,人们喜欢把茶叶的“茶”字写成“知家”二字,以此表达人们对新媳妇知家爱家、勤俭持家的期待。
第三,结纳茶还蕴含着祝愿新媳妇尽快融入新的家庭生活的良好愿望。成书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的罗廪《茶解》有云:“茶性淫,易于染着。”说的是茶叶容易吸附或沾染其他气味的性质。日本民间根据茶叶较强的吸附性赋予结纳茶第三种象征意义。这就是希望新媳妇过门以后能很快“染上”婆家的家风,融入婆家的生活。新媳妇嫁入婆家后能否和婆家人和睦相处,能否尽快融入婆家生活,是关系到婚后生活能否和谐幸福的重要因素。在以主干家庭为主要模式的日本传统家庭中,虽然通常不大会有妯娌之间的矛盾纠纷,但婆媳之间、姑嫂之间的矛盾纠葛是较普遍地存在的。因此,人们用结纳茶表达对新媳妇处理好婚后家庭关系、营造和睦家庭的愿望。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日本的结纳茶表现的是人们对新婚生活的祝愿和期待。我们知道,对新婚生活的良好祝愿是婚姻习俗中永恒的主题。正因为如此,象征着白头偕老、勤俭持家、和睦相处的结纳茶习俗才会在日本的九州地区经久不衰,延续至今。
然而有趣的是,这结纳茶的茶叶,却不能用价格昂贵的上等好茶。倒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避讳。日本有句俗话“よいお茶はよく出る”,意思是“好茶容易泡得出”。但由于这个“出”和“出妻摒子”、“七出”的“出”音义相同,遭人忌讳,所以,“结纳茶”通常用的是廉价的低档茶叶。
在送彩礼的仪式上,男女双方的亲朋好友济济一堂,但主家却没有用茶来招待客人的习惯。日语中有“お茶を濁す”、“茶々が入る”的惯用语,前者相当于中国话的“捣浆糊”,有含糊其辞、敷衍搪塞之义,后者是“有人捣蛋”的意思。日本人认为在喜庆的时候喝茶,和“捣浆糊”、“捣蛋”之类的话语沾上边很不吉利,所以通常在“结纳式”上用樱花茶来招待客人的。樱花茶是用经腌制的樱花花朵冲泡的一种香片茶,日语称“樱汤”,也叫“樱茶”。在茶碗中绽放的樱花给人带来春天的气息,能增添喜庆的气氛,这也是日本人喜欢在喜庆的场合用樱花茶招待来客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