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贺强,河北霸州人士,国家一级美术师。
郑贺强画鸡,在燕赵大地早已闻名。也许是从小生长在农村,郑贺强画过山,画过水,画过花鸟,画过鱼虫等等。然而,他最喜欢画的,也是最擅长画的就是鸡。鸡的形态,鸡的动作,在他的笔下,姿态各异,生动形象。
郑贺强喜欢画画是从孩童开始,处女作是农村常见的烟笸箩。上小学时,他画的孙悟空在班上获了奖,受到美术老师的夸奖,艺术的种子在他的心中悄悄播撒。
就像齐白石从木匠到画家,郑贺强画画是从一种叫“暗花”油漆开始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还不富裕,尤其是在农村,社员群众由于生产贫困买不起木制家具,就在水泥的桌椅柜屉上刷上近于木头的油漆,并在这种淡黄色的家具上用紫红色的油漆画上木纹。后来油漆匠们又在此基础上画上山水和花鸟图案,这种画法也应用于旧家具的翻新。就是这种适合农村现状,以假乱真、焕然一新的家具受到社员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受画家王彩熏陶,郑贺强在16岁参加生产队劳动之余,一门心思琢磨这种画法。空闲时间,他用自己绘画的一技之长,走街串巷,应邀到各家各户去油漆画画,并远近闻名。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家家户户生活的不断富裕,木制家具代替了水泥家具,这种油漆技术越来越没了用武之地。然而,艺术总是相通的,郑贺强柳岸花明的艺术转折也从此开始。1990年前后,郑贺强从油漆“暗花”转向国画,拜画家张世简为师,从山水花鸟到鸡鹰虫鱼。经过刻苦的努力,也得益于他对绘画喜爱和多年的积累,郑贺强的绘画水平有了质的提升,他的作品受到张世简老师的肯定和赞扬说:贺强作画,用笔有力,造型工整,色彩雅致,可喜也。
郑贺强爱说的一句话是“天道酬勤”。画画是他的喜爱,也是他的生活,每天作画已成为他的习惯。鸡是农村常见的家禽,家家必养,鸡也是“吉”的谐音,富足的象征。也许是喜爱,也许是从小到大太熟悉,鸡就成了郑贺强笔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郑贺强笔下各种形态的大鸡小鸡,有的昂首挺胸,有的低头觅食,有的戏于花丛藤下,有的则是一群鸡融融而处 。除了画鸡,和张世简老师一样,郑贺强还善画雄鹰,或远瞩、或劲飞,栩栩如生。
1990年,郑贺强在廊坊市创建了第一家自己的画廊——万泉阁画廊。多年来,他在全国、省市书画展览和大赛中多次获奖,先后被内蒙古书画院聘为签约画师、北京盛世轩书画院特约画师,书画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国务院一招和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际友人收藏。
在悉心作画的同时,郑贺强还参加过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捐赠书画作品数十幅。2008年5月,汶川地震后,郑贺强捐献的一幅18米长卷的“百鸡图”国画作品被拍卖41.8万元,他全部捐给了地震灾区用于学校重建。
郑贺强从生活中汲取,每天坚持作画。他的画作不追求形同,而是追求神似,似像非像,既有写实又有夸张。四十多年来,从“暗花”走来的郑贺强孜孜以求,在艺术的道路上攀登不止。
(赵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