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细雨中,满山翠绿的山林,盛着水滴的碧绿荷叶,蜿蜒的小路,在这如诗般的山水画卷中, 一处处“农家乐”就如同点缀的珍珠散落其中。
“多亏了费县农商银行大田庄支行的贷款支持,带动全乡建起60余家农家乐,形成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农家乐产业。如果没有农商银行的贷款支持,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山东费县大田庄乡周家庄村紫藤山庄老板张宝华动情地说。
这只是山东费县农村商业银行支持农家乐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腰包鼓了——庄户人乐了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敢的。
1997年下岗的张宝华,在青龙崮半山腰承包了山地,种植果树。恰逢全乡进行小流域治水,他想依借青龙崮的特殊地势,修建拦河坝,解决自家果园的浇灌问题。
当他带着这个想法走进大田庄信用社(现费县农商银行大田庄支行)时,信用社给予了1000元的贷款支持,让他梦想成真,才有了今天的青龙潭。
为了便于看护果园,张宝华盖起了几间小瓦房,并经营了一家家庭小型饭店。由于环境优美,不少客户慕名而来,这让他心中蒙生了另一个想法——扩大规模,盖一个大型农家乐山庄。说干就干,2005年,他再次走进了大田庄信用社,90万元贷款很快到位。随后,一个集吃、住、行、游、购、乐于一体的紫藤山庄建成了,并被旅游局授予四星级农家乐,年接待游客6万人次,创收20万元。
看到紫藤山庄收入颇丰,周边的村民纷纷效仿。
村民张永瞅准现代人“返璞归真、绿色消费”的心理,投资30万元建起樱桃山庄,让城里人领略田园风光、体验乡土气息、参观民俗风情、品尝传统风味。
周家庄村地处蒙山腹地,繁花似锦,是个养蜂的好地方,村民张存来投资20万元办起“蜂情人家”农家乐。游客可以参与酿制蜂蜜工序、调蜂王浆、挖野菜凉拌、拔花生煮花生等农事体验活动,感受农家田园生活,获得回归自然的无穷乐趣。
腰包鼓了,庄户人都乐了。
硕果累累——果农乐了
当年在信用社支持下,张宝华修建了拦河坝,如今受益的却不止他一家。
“这个山庄可好哩,游客可多了,旺季时,好几百人呢,俺也跟着沾了光,这门口卖俺自家种的桃子,别看这是小买卖,不少挣钱哩。俺家种的桃啊杏啊,也不愁卖呢!”周家庄村的村民孙龙泉笑着说。
周家庄整村都在青龙崮上,祖祖辈辈依山而居,山上植被覆盖率高,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可是有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没有一亩良田,种庄稼会颗粒无收,因此人称“无粮村”。
根据地理特性,村民家家种植果树,这里成了闻名的水果乡。周家庄村地势陡峭,灌溉水源基本上来自降水,张宝华修建的青龙潭平常囤积了很多水源。他囤积的水源除了方便了自家采摘园,干旱时,也帮助村民浇果树,周边的村民也能受益。
看着满树累累硕果,果农乐了。
经济发展——政府乐了
在紫藤山庄的带动下,现在周家庄村已有樱桃山庄、蜂情人家等“农家乐”22家。
当地生态旅游得到了推广,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政府在周家庄村打造休闲旅游示范区,对原生态资源进行传承保护,盘活农户闲置房屋,打造休闲场所和农家宾馆,辐射带动黄土、青云两个村的农家乐、采摘园发展,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种植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流转。
在费县农商银行共计600万元贷款支持下,如今大田庄乡已发展“农家乐”60户,一年可接待游客40万人次,带动相关企业发展30余家,全乡旅游业年收入近500万元。
地方经济提高了,政府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