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1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京东、唐久O2O 利益冲突是难题

□ 黄渊普

 

  各大巨头都在积极布局O2O,而京东在这方面的声音要弱不少。苏宁很早前就探索线上线下融合之路,近年来开始高举O2O的旗号。以纯线上平台示人的天猫在今年双11也开始主打O2O,虽然遭家居大卖场抵制,但在汽车等品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阿里旗下的支付宝近期和银泰百货达成了相关合作。而微信在零售O2O领域占了不错的位置,很多大型商超都和微信合作开展合作,微信支付也开始发力。

  和上述巨头相比,京东在PC流量入口方面不及天猫,在移动入口方面远落后于微信;和苏宁具有1700多家门店相比,京东整体线下实力较弱。京东强在物流配送,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有经验;此次选择在太原有600多家店面的唐久便利店合作O2O,借唐久完备的线下服务网络为消费者提供高质服务。从整个零售业态发展趋势来看,便利店是未来的增长点,京东借便利店试水O2O,一旦跑通,然后大规模复制,未来有可能实现O2O弯道超车。

  京东选择便利店而不是大型商超卖场切入O2O,这和京东自身的意图有关。京东不想单纯给线下实体店导流,大型商超卖场由于SKU数量庞大,能给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服务;而便利店受制于面积,所陈列的商品数量少,网络可展现更多的SKU,这能给便利店提供增值,两者能更好互补。商品在便利店虚拟呈现,引导消费者扫描二维码进行线上下单,京东可以把部分线下消费者转换为自己的线上用户。当然,京东本身也能从商品的销售中分成,未来甚至有可能在便利店虚拟展现京东自营的3C数码类商品,扩大销量渠道。

  对于唐久来说,在维持原有业务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店面所提供的商品数量、同时获得京东的线上流量达成交易,便利店以极小的成本得到了更多的订单。唐久提供更多的商品选择,使它具备和大卖场竞争的可能;通过获得京东的线上用户,唐久希望能摆脱实体零售面临的用户流失问题。在和京东的合作过程中,唐久还得到了京东在技术方面的帮助,同时在商品供应、配送方面有自主权。

    此次京东和唐久便利店的合作更加深入,但依然面临彼此利益的冲突问题。

    便利店希望把用户留在线下,而京东希望把用户吸引至线上。从目前来看,京东对唐久便利店的介入还非常浅,更多是承担线上引流的平台,供应链和物流配送等关键环节都掌控在唐久手里。京东为了打造样板案例,在此次合作中给了唐久很多支持;其目的不是仅仅成为一个线上引流平台,让唐久为京东在太原当地的供应商和配送商是其中的考量。而京东真要把自己的服务标准施加在唐久身上,这有可能引起后者的反抗;而且,由于是唐久负责最终的配送,其面对终端用户时甩开京东进行有利于自己的二次营销也情有可原。

    长远来看,二者合作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