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11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国产液态奶全面涨价

□ 王琦

    

    继三元、蒙牛宣布12月提价之后,光明乳业也宣布了涨价计划,包括大部分牛奶、酸奶产品,入户奶、超市等也在涨价渠道行列。

    “光明乳业的确有涨价计划,计划12月起在各个渠道提价。”光明乳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包括鲜奶、酸奶、常温奶等部分产品均在涨价产品之列,平均涨幅为8%~9%。

    对此,国内乳企的回答惊人地一致:“奶荒”的压力,企业“HOLD不住”了。三元食品称,“今年以来,原料奶收购价格同比增长幅度已经逼近50%,仍在持续上涨,而且包装材料、人工成本等也在上涨,企业已经无法通过采取精细化管理等内部措施消化全部的上升成本”。光明方面也表示,“奶荒”造成优质奶源减少,推高了企业进口原奶的价格。

    究竟是多严重的“奶荒”造成了市场终端如此大面积、大幅度的提价?有专家表示,我国主要的进口奶源地新西兰遭遇干旱天气,奶牛产奶量下滑,加上新西兰奶制品部分被禁,导致国内奶源紧张,乳企为了利益最大化,中低端液态奶的产量下降,导致国内部分地区缺货。

    但中国奶业协会理事、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奶荒”并没有像企业描述的那么夸张,无论是新西兰干旱,还是我国高温天气,真正受到影响的奶牛不足10%,并不存在“奶荒”之说。他推断,新西兰的进口奶源停止之后,进口奶粉的厂家一下子没有衔接起来,“因为从欧美、澳洲找奶源、谈判、加工、报关、检测等,要3个月左右时间,这样国内的奶源就较为吃紧。”

    王丁棉同时认为,年底大量国内乳企集体涨价,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实现年度经营利润目标做最后冲刺,“目前宣布涨价的企业都是上市企业,如果年底这关利润还不能拉上去,账面上会很难看。”

    在他手边有一份全国29个省固定追踪点的奶源价格情况,今年1~8月,原料奶的价格起起伏伏,平均为每公斤4.11元,9月和10月的确有所上涨,分别为4.28元/公斤和4.72元/公斤,并没有如企业所说涨得离谱,“从整个市场情况来看,今年1到10月,国内乳企的生产总量同比没有发生大比例增长。按照乳制品每年平均增长6%~8%来计算,减去每年奶源增长2%,缺口在5%~6%,也就是200多万吨,而去年的进口量已经完全足够弥补缺口了。”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