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12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问客何处来 不妨啜新茗
——访浙江桐庐新茗茶馆
□ 本报记者 周滨

茶馆女主人姜晓红。
典雅的茶会室。
素淡的茶座。
清雅的回廊。

    新茗茶馆位于中国最美县城——浙江省桐庐县,这里古称睦州,因宋代诗人范仲淹一气呵成写了十首《潇洒桐庐郡》而有了“潇洒桐庐”的赞誉。茶馆坐落在风景绮丽的富春江畔,地理位置绝佳,设计恢弘大气,布局疏密有致,风格清新自然。

    十年茶馆路漫漫

    在开茶馆以前,姜晓红并不清楚自己和茶有千丝万缕的缘分,尽管生在茶乡、长在茶乡,但她生活中直面茶的时刻并不多。她坦然地告诉我,在开茶馆前自己经营餐饮业,但经年累月的应酬几乎压垮了身体:“那时候为招呼生意喝上了酒,一度喝到酒精中毒,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后来我就想转行,但做什么却考虑了很久。”

    2002年的一天,姜晓红和几个朋友去杭州散心,不经意间来到了当时曙光路上的紫艺阁,也初次接触到自助茶馆的模式,她有些动心了:“十年前是杭州茶馆业的全盛时期,那时自助茶馆的火爆程度现在很难想象——一到休息日,到哪都座无虚席,追求休闲的杭州人在茶馆里一泡就是一天,服务员换茶盘都来不及。”姜晓红心想,虽然桐庐位处杭州郊区,但是生活水准却不低,如果开类似茶馆一定有市场前景,也填补了本地休闲方式的空白,是一个亮点。于是她下决心转让了当时正红火的餐厅,全力投入茶馆行业。“做茶馆我们是从一穷二白开始的,当年一没有经验、二没有人才,所有的顾客资源都来自一天天的积累,这市场的头口水并不那么好喝。”姜晓红感慨道。

    刚刚在今年9月获得“全国百佳茶馆”称号的新茗茶馆,已经是姜晓红亲手打造的第三家店,她告诉我由于地段结构、经营期限等等原因,前两家店的业务已相继结束,而现在的新茗茶馆是于2010年才开业的,定位在第二家店升级版的旗舰店。它的面积有一千多平方米,有将近30个包厢,主要针对商务和家庭人群;而一楼则设有卡座区,方便一些年轻人或情侣喝茶聚会。新茶馆选址的原因主要基于两点。“身为‘潇洒桐庐郡’的桐庐人,其实我对湖光山色与环境氛围间的风格协调要求非常高,而这里正好临江,远眺是古韵悠悠的千年桐君山,近处是日新月异的桐城风貌,感觉既奇妙又和谐;另一方面我综合考察了本地招商的各种物业后,发现该处项目的采光和周边的物业管理都不错,同时还有比较合理的经营年限,这才定位于此。”谈话中,姜晓红已静静泡上一壶桐庐名茶“芦茨红”,茶汤微漾,在秋夜里透出宝石般的红光。而我们推窗望去,富春江上画舫正披两岸霓虹,与那秋水长天化为一片苍茫。

    前朝茶风今更浓

    其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桐庐,产茶的历史至少有一千年,早在唐宋年间,桐庐所制之茶,已用蒸青研碾法制作压形团茶和饼茶,故有“桐君云山探雀舌,富春碧水煮龙团”之说,道出了茶乡桐庐的“山之高、水之灵、茶之美”。在桐庐这片古老又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土地上,连许多史迹都透出茶之幽香。这里可谓是“山山皆有茶”,特别是绵延层叠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峰岭,处处可觅见茶之踪迹;桐庐茶之名又在水——“桐庐严陵”滩水曾被茶圣陆羽评为天下20种煮茶良水之一。这就难怪诗人范仲淹在任睦州知州时,留下了“潇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的句子,还曾写过一首《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诗中关于采茶、制茶的形象描写都来自睦州山区,即现在的桐庐七里泷一带。而到了20世纪初的民国四年(1915年),桐庐窄溪地区的谷芽茶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29年时西湖博览会也记文:“桐庐茶获一等奖”。浓郁茶风后的茶乡桐庐,在千百年的岁月更迭间,和着奔流不息的富春江水,送走了多少沧桑沉浮,才迎来了如今的多彩盛世。

    姜晓红坦言,这十年开茶馆的最大收获,是自己打心底爱上了茶,已到了难舍难分的地步。她笑着说:“我是桐庐歌舞乡人,从小就看乡邻和长辈采茶,这里出产宋代就曾作为贡品的名茶天尊贡芽,可惜几经辗转,几乎失传。改革开放后,桐庐天尊贡芽于1985年研制成功,并恢复生产,同期又涌现出了名躁市场的“雪水云绿”等名茶,为桐庐茶事平添了几分风光。所以桐庐人喝茶,首选还是家乡绿茶,直到近几年,本地人才渐渐习惯普洱、乌龙等外来茶类的口味,而在茶艺茶道等方面,还处于一个需逐步提升的阶段,我们新茗茶馆作为本地业首,正在做这方面的引领和努力。”

    如今的姜晓红,生活中最大乐趣,是于工作之余,在茶香中抚上一曲古筝,在她看来,这是一种难得的静心方式。“现代人的生活太浮躁了,总是没有时间感受自己的内心,这样长期以往容易迷失,甚至出现一些精神困扰。而其实,古人早就知道琴茶一味的道理,它并不单指乐器或者茶,说的是生活中的各种艺术其实相通,它们并不高深。”对茶馆的未来,姜晓红也很乐观,“我们会摸索一条更紧贴本地特点的精品化、专业化道路,从自己开始把茶喝明白,喝出快乐、喝到健康,然后把这些快乐、健康传播到千家万户。”

    北京圣唐古驿设计事务所点评:

    桐庐是个好地方,山水美、人文盛,出好茶,范仲淹的《潇洒桐庐郡十咏》中,桐庐之美处处可见,所以在桐庐做个茶馆,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新茗茶馆选址很好,对面是富春江,远处是桐君山,就着风景饮茶,个中味意难寻。

    中国茶馆的设计似乎离不开中式元素,是啊,再没有比中式元素和茶馆更匹配的了,所以在茶馆的设计中,设计师都会不约而同的用到“中式元素”用量多少则因人而异,新茗茶馆大结构上是现代化的设计,在家具配饰上都选用了中式元素,整体上形成了新中式风格。这种设计手法,在现在的设计中也较为常见,优势是空间的可变化性强,空间利用率高,缺点是难以把握家具、配饰等与空间的融合度。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