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1日,在山东临沂召开的由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山东金正大公司承办的新型肥料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提出,未来提高化肥利用率成为我国化肥研发的方向,其产品创新不仅要重视养分含量的平衡,还要重视形态的合理配比,尤其要重视氮素形态的合理配比。农业部领导、国内外专家及全国2000多名农技推广人员和经销商参加会议。
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节水处处长高祥照介绍,目前我国氮肥用量中,硝态氮施用量仅占总氮量的4%,铵态氮占56%,而欧美硝态氮施用量占总氮的32%,铵态氮占26%。从科学施肥角度来看,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山东省农科院研究员杨力分析说,一般作物生长要求土壤pH值在7.0-7.5,而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土壤pH值在5.0以下,尤其我国南部和东部等地土壤酸化严重,施用不同形态氮素对作物产量、品质、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以及土壤酸碱度都将产生影响,因而可改善我国一些地方由于长期不合理施肥,造成土壤酸化问题。目前,一些企业研发推广的硝基复合肥、水溶肥等新型肥料,已经将铵态氮和硝态氮两种形态合理利用,将引领和推动我国科学施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