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讲到籽棉干燥的特点和影响干燥效率的关键因素。而要评价籽棉干燥机的性能就应该依据“烘干机国家行业标准”来评价。在这个标准中有三项主要指标,这三项主要指标,也是烘干机在设计、制造中难以突破的技术难点,依照这三项指标,可以对烘干机做出科学、客观、准确的评价。另外,从实用性角度考虑,还应再增加一个反应使用性能指标。因此主要通过以下四项指标来评价干燥机的性能。
1.能量消耗
包括热能消耗和电能消耗。其中热能消耗与进入籽棉干燥设备的风量和风温成正比。而电能消耗方面,根据目前国内的主流干燥机形式,籽棉的干燥是依赖于输送风量温度的提高来实现的,所以,这里所讲的电能消耗,是指籽棉干燥机本身运转及工艺中所需风机的电功耗,也就是吹风机和吸风机的电功耗。
2.经一次干燥除水率
此项数据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进入锯齿轧花机的籽棉含水率在7%—9%是轧花系统的最佳工作条件,这时的产量最高、质量最好、机器工作最稳定、设备和工艺的故障率最低。所以,根据付轧要求,对于超水分籽棉,经一次烘干后含水率在7%—9%为最佳。
3.干燥不均匀度
干燥不均匀度是指籽棉经烘干后最高含水率与最低含水率之差,在标准中规定不能超过1%,也就是要求经烘干机烘后的籽棉,其含水率要尽量一致,不能有的干、有的湿,否则影响后续籽棉的加工。
4.安全运转率
烘干机要工作可靠,不堵塞,能连续长期工作,不能因使用了烘干机而影响轧花厂的正常生产。
在充分研究了籽棉干燥的特点及影响干燥效率的因素和指标的基础上,郑州棉麻工程技术设计研究所在国内普遍应用的水平隔板干燥机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设计,研制成功了“脉冲—搁板增热式”籽棉干燥机。这种干燥机具有“低能耗、高效率、时间短”的特点。
1.采用双气路干燥
为避免因籽棉吸热和塔体散热导致干燥热风温度的降低,采用双气路结构。气路一为干燥热风,该路热风与籽棉混合后,会因籽棉的吸热及塔体沿程表面的散热而降低温度。从塔体进口到塔体出口,通常情况要降50℃-70℃(严重影响了干燥效率)。气路二为增热热风,从塔体出棉口处进入增热风道、与气路一逆向流动,从塔体进棉口处排出塔外,在此过程中,把热量传入气路一,使气路一的温度不降低(或降的很少)。气路一与气路二在结构上是隔绝的。
2.采用二级干燥
一级干燥是脉冲干燥器,二级干燥是搁板增热式籽棉干燥机。
籽棉与热风的相对速度相差越大,籽棉被加热得越快,干燥所需的时间就越短。脉冲干燥器就能起到这种作用。因此,我们把脉冲干燥器作为一级干燥。籽棉与干燥热风混合后,先经过脉冲干燥器使之尽快加热,之后,再经过搁板增热式籽棉干燥机继续加热和干燥,达到了籽棉在短时间内干燥的目的。
3.风运阻力小、能耗低、不堵塞
由于干燥效率高,我们减少了籽棉在塔内的行程(与类似干燥塔相比,行程减少了一半),也加大了籽棉在塔内拐弯处的距离(相当于加大了弯头的曲率半径),所以风运阻力减小了,电耗降低了,也减少了堵塞的可能性。
4.系统安全、无污染、无火情隐患
烟气出来后经水池或水箱降温和除尘,然后通过烟囱排入大气。整套系统确保轧花厂无污染和无火情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