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12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不死的坏账

□ 叶 檀

 

  我们不必再担心中国银行业的坏账,因为有处理坏账的不死鸟公司。

  国内最大的银行不良资产处理公司信达资产IPO在香港受到热捧,成为香港今年最大的IPO。信达以3.58港元的价格发行53亿股股票,在指导价区间上限3.58港元发行,5%面向散户发行,共收到了大约200亿美元的认购资金,获得160倍的超额认购。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的部分收到了大约450亿美元的认购资金。吸引了包括挪威央行、橡树资本、中国平安在内的基础投资者认购了44%的股份。事实上,早在2012年,瑞银、渣打、中信集团旗下私募股权子公司和中国社保基金都投资了信达。财政部是其控股股东。

  此次发行成功,信达坐实了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第一批发商的地位,充裕的资金将使信达拥有收购不良资产的更多武器。

  令人奇怪,这家本应该在处理不良资产完毕后清盘的机构,在银行上市产生的最大坏账处理完毕,违背初衷,迟迟不结算不清盘,甚至拥有金融全牌照,业务拓展到更多的领域,成为不良资产市场上高调的不死鸟。

  信达不倒,因为坏账不死。

  银行不良资产源源不断。在招股说明书中,信达资产指出,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余额自2011年第三季度以来已经连续八个季度上升,商业银行持续拥有剥离不良贷款的需求。其测算,从2011年3月至2013年上半年,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从552亿元增至956亿元,城市以及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从632亿元升至1121亿元。

  信达不倒,还因为独特的、受到优待的模式。

  首先是政府优待性质的减负,2010年,国务院批复对信达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的改革方案,由信达与财政部设立共管帐户,将信达历史上形成的2000多亿元巨额挂账损失剥离至此账户,存续时间初定为十年。此外,信达所欠数百亿元央行再贷款也将停息挂账,不再产生利率负担。

  除了不良资产管理,信达还拓展了其他业务。这是国内唯一拥有金融与非金融不良资产的公司,牌照涉及证券、期货、信托、融资租赁、基金管理、保险、投资及地产等。信达资产董事长侯建杭在招股当日表示,“信达的独特性业务模式,不良资产经营是主业,而投资及资产管理,以及金融服务,起到协同作用,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这在世界上不会找到完全可比的公司。”确实是全球没有先例的独特模式,不良资产管理公司长期挂账,全面发展,全球其他国家做不到,纳税人、国会那里交待不过去。

  国际投资者认为信达资产价格被低估。招股说明书显示,信达实现了130亿元人民币的资本利得,平均出手价格达到其在此期间通过债转股安排购股价格的2.3倍。《金融时报》报道,信达持有的剩余股份按历史账面价值计算为276亿元人民币,但据独立的第三方机构——美国评值有限公司(American Appraisal China)估算达到623亿元人民币。所以,信达上市的发行报价很公道。

  好吧,无论境内外,投资者总是逐利的,他们才不管信达是否应该兑现承诺进行清算,才不管未来各银行是否会自己处理不良贷款。他们关心的是,借助信达介入中国不良资产处置这块大肥肉,信达拥有全牌照显示了政府支持的力度,相信为了未来内地金融机构、大型公司在香港上市,信达也得给予说得过去的回报。对于信达等公司而言,在国内银行资金紧张时到国际市场融资,把坏账与国际投资者绑定,何尝不是一本万利?

  谁说国际投资者不懂中国国情,他们热捧信达,就是了解中国坏账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不得不维持的信用,以及大型国有控股资产管理公司在国内市场特殊的地位。

  原先的承诺呢?真实的信用呢?风一吹,刮走了。中国坏账不会死。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