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为什么这么红?寻觅江西新余农商银行的花苑,盛开着这样一朵艳丽的“花”:由于工作出色,2002至2010年期间她多次荣获先进荣誉称号, 2011、2012年连续两年位列江西省农村信用社风险合规经理考评第一,2013年被评为“江西省五一巾帼标兵”。她就是该行合规部总经理刘军花。
充足的“阳光”照耀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保持积极向上、虚心好学的精神宛如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刘军花,使其茁壮成长。
2006年以来,她对自身的专业知识、管理水平、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刻苦自学外,各类培训现场也经常可以看到她的身影,不管双休日还是工作日夜间的培训,她都想办法挤出时间参加。
另外,刘军花还十分注重向基层学习,经常深入一线现场了解情况、掌握实情,并学以致用,较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针对内部教育培训、综合柜员制推行方面存在的问题,独自撰写了《对当前短期性教育培训的思考》《对当前综合柜员制试行的思考》等论文,并在总行、省联社网站上发表。
肥沃的“土壤”培育
艰苦环境和复杂形势的锻炼,关键岗位和艰巨任务的考验,这又是刘军花成长的肥沃“土壤”。没有这些,“花”儿不可能如此芬芳郁香。
柜员业务规范是银行工作的难点及重点。为此,刘军花始终绷紧风险防范这根弦,筑牢风险堤坝。通过以会代训、集中分析、讨论掌握基层业务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不论天气好坏、环境优劣,连续5年她坚持每月不定期亲自带队对支行各网点进行内勤业务突击检查,杜绝员工的侥幸心理。
刘军花有着埋头苦干、严谨扎实的吃苦作风,敢抓敢管、贵在坚持的工作思路,“在检查中发现、在发现中整改、在整改中规范”的规范理念,员工对其给出了“又爱又恨”的评价。“爱”的是她吃苦耐劳、亲自参与、始终坚持,规避了柜面操作风险,保护了员工,赢得了各级检查单位的充分肯定。“恨”的是她不讲情面、她严格管理、严厉追责,毫不放松,令不少员工因违规操作而罚了款。
在银行存款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分管渝水支行存款工作的她面对农区储源不足、对公账户拓展空间不大、存款结构不合理、内部员工营销意识不强等困难,积极扮演着存款管理者和高级营销经理双重角色,稳住现有客户、挖掘潜在客户,真心对待每一位客户。
刘军花先后营销了渝水区社保局、环保局、电力公司、民政局等14个对公账户,其中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账户的成功开设,标志着保险账户仅在专业银行开设的垄断局面历史性地打破,而她却几次由于工作劳累过度到医院去打点滴。
温馨的“雨露”滋润
关心“大家”胜过“小家”,爱护他人胜过自己,就是这温馨的“雨露”滋润着刘军花的心灵。在工作中,她又处处担当“雨露”的责任去滋润他人。
“员工的心,银行的根”。无论是在担任支行副行长还是担任合规部负责人期间,她始终把员工最关心、最担心的问题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最大努力为员工办实事。通过建立员工谈话制度和开展合规文化谈心活动,畅通上下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员工在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需求,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由于她的热情真诚,打动了很多员工,员工有事情愿意向她讲,有困难愿意找她帮,而她也随时随地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带着满腔的热忱和深厚的感情,倾听员工心声、尊重和理解员工。
刘军花把工作摆在第一位,做到对领导、对员工、对自己负责,问心无愧。但是对于家人尤其是年幼的儿子,她还是有些愧疚的。自从儿子上学以来,她因为工作繁忙,经常缺席儿子的家长会,极少探望年老多病的母亲。面对儿子的眼泪,家人的埋怨,她心里很难受,很不是滋味。
十多年来,刘军花以自己的执着、坚守、努力与奋斗来实现她绚丽多彩的人生梦想。
(胡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