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12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徽蚌埠市社:社企转型升级转出新天地

□ 本报记者 闫雪静

图为蚌埠市供销新天地商贸城蔬菜经营区域。闫雪静 摄

 

    12月17日中午,在冬日柔和的阳光下,记者来到新天地商贸城。这是位于安徽省蚌埠市红旗一路与工农路交叉口的标准化农贸市场,蚌埠市供销合作社盘活社有企业的典型之一,商贸城内各摊位整洁鲜亮,人潮攒动。

    去旧貌换新颜

    辟城市农贸市场发展新路

    “以前,这地上都是菜叶和脏水,臭气熏天,别说市民不愿意来买东西,就连我们商户自己都觉得环境太差”,8号摊位老板马桂仕边热情地招呼着前来采购水产的顾客,边对记者说,“看,现在这市场多干净,多亮堂!”

    马桂仕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俩“乔迁”至此已一年有余。去年9月前,这里还是黑压压、闷沉沉的新天地菜市场,现如今,曾经的新天地菜市场经过精心装饰装修,比以前规范了很多:呈“田”字型设置的摊位规格统一,售卖区分工明细,营业房内配有面盆和自来水,地面鲜见菜叶和脏水。

    “为了让新天地商贸城旧貌换新颜,我们将这里作为蚌埠市第一家按要求改造的标准化农贸市场。”蚌埠市社业务科科长陶荣对记者说。

    2012年1月,蚌埠市社成功收购了新天地商贸城,并在同年9月对原先的新天地菜市场进行升级改造。2012年11月9日,修葺一新的蚌埠市供销新天地市场开门迎客,马桂仕夫妻俩作为下岗职工被允许优先进入市场。升级改造后的供销新天地商贸城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拥有固定摊位300余个、营业房100余间。呈中央岛屿式设置的摊位规格统一,蔬菜、生鲜、粮油、百货等经营区域分工明细,经营品种有13大类共200多个,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消费需求。升级改造后的商贸城既具备环境优良、卫生清洁的优势,又具有农贸市场自由交易、灵活便利的特点,已成为周边区域10万余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舒心购物场所。

    记者还了解到,在蚌埠,像供销新天地商贸城这样的农贸市场还有5个,分别是龙湖、大明沟、国强路、龙子河、大庆。蚌埠市社正着力开展商贸综合体建设,在蚌埠市商业网点建设规划中统一考虑供销合作社的网点布局,重新调整。这6个农贸市场填补了蚌埠市无标准化农贸市场的空白,为蚌埠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探索了一种新模式,开辟了一条整合城市农贸市场资源的新路。

    转思路拓业务

    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对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是蚌埠市社自2010年以来转型升级举措的其中一项。”蚌埠市社主任刘明介绍,“蚌埠市社在计划经济时期,曾经有过辉煌的业绩;改革开放以后,市场逐步放开,一些特殊政策没有了,而供销合作社系统在经营理念、经营业态上又未能及时跟上激烈的市场竞争需求,致使经营不断萎缩,发展方向不明,一度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市本级经济发展停滞,为农服务手段不多,导致蚌埠市社社属企业实行破产改制,发展平台严重短缺,骨干人才严重流失。供销合作社采取什么样的举措、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才能重铸昔日辉煌,一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蚌埠市社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拓展经营服务领域,把社有企业作为加快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大改革力度,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拓展业务领域,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截至目前,蚌埠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发展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个,包括总社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省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1个、省社级龙头企业8个。其中,固镇县金福丰农资公司利用闲置的杨庙基层社场地,改造成复混肥生产企业,年生产5万吨复混肥,直销县内和周边区域;双赢烟花爆竹公司通过与基层社网点合作,实行连锁经营,扩大购销网络,实现年销售烟花爆竹400万元;任桥基层社利用闲置场地,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开展商贸综合体建设,引进上海一佳生活购物中心已经正式营业,提供当地100多个就业岗位,促进了当地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仲兴、任桥基层社正在重新办理注册登记手续,获得工商营业执照,积极筹划建设日用消费品超市……

    谋合作求发展

  打好社企改革发展组合拳

    为深入推进社有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蚌埠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加强各方联合合作,力争打出组合重拳,努力实现互利共赢。一是加强与安徽宝地公司的联合合作,蚌埠市社利用土地存量资产与宝地公司进行合作,开展商贸综合体、农贸市场和蚌埠供销合作经济大厦的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网络。二是与安徽财经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利用安徽财经大学阳光工程培训计划,加大对供销合作社系统各类龙头企业的人才培训。三是积极参加各类展会活动,促成各县区供销合作社积极推介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名特优产品参加展览展示,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进入流通市场,做好宣传推介工作。

    此外,蚌埠市社还推进商贸综合体建设,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展,力争在2013年—2015年,建设商贸综合体3个,建设面积5万平方米。“十三五”期间,建成商贸综合体项目3个,年实现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销售收入100亿元,带动专业合作社203个、综合服务社800个,年助农增收1亿元;到“十三五”中期,对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商贸综合体按连锁方式进行运营管理,努力将蚌埠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商贸综合体打造成为在安徽省连锁商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

    “今年,市社超额完成省社下达的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已成定局,我们有信心在今后的发展中,迈大步子,迈稳步子,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刘明自信满满地告诉记者。

    马桂仕一边给顾客捞鱼,一边乐呵呵对记者说,“前些天,我也认认真真地学了三中全会精神,现在的改革应该会促进以后的大发展。这不也要过年了,我跟我老伴也更加密切联系供销合作社实际,加强与一些社有企业、合作社合作,更进一步提高我们产品的质量,让更多市民感受到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魅力,才对得起我这摊位上文明示范户的证书!”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