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2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农控股:遵循产业发展趋势 保护土壤生态和粮食安全


 

    近日,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10余家有机肥生产企业和160多家优秀经销商齐聚河北廊坊,共同见证了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与梅花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根据协议,中农控股将与梅花集团通过产业联盟共建的方式,首次实现该集团25万吨有机肥的全国性销售。这是中农控股在国家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遵循农资市场未来发展趋势,为保护土壤生态,保障粮食安全而迈出的重要一步。

    积极布局新型肥料产业

    当前,我国化肥过量施肥、盲目施肥、滥施肥等现象突出,导致肥料实际利用率低下,引发土壤有机质下降、耕地板结、重金属超标等一系列土壤污染问题。据统计,目前中国耕地面积占世界的9%,化肥施用量却占到了世界施肥总量的30%,超施和浪费现象极为严重。改变这种现状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研发高效环保的新型肥料,特别是增加营养全面、绿色环保的有机肥施用比例,这既是国家鼓励的方向,又是保护我国农业生态,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对此,中农控股早在2010年就已经着手在新型肥料产业化经营上全面布局。

    根据中农控股相关负责人介绍,既要保证作物产量,又要降低肥料超施使用,减少对土壤环境的污染,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新型化学肥料的利用效率,同时积极引入绿色环保的有机肥种,中农控股在这两方面已经做了近三年的努力。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农控股通过自建研发体系与联合外部高校院所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开发出了包括“海元宝”海藻肥、“大地之秀”系列新肥、“多酶金”尿素、“蓝色海洋经典”和“皇天府地”等肥料新品,为实现新型高效肥料的推广使用做好了产品准备;在有机肥引入方面,中农控股则通过产销一体化的合作模式,联合包括梅花集团、阜丰集团和莲花集团等在内的众多国内主流有机肥生产厂商,积极推广和销售节能高效,绿色环保的有机肥产品,从而为地方农业生态保护,改良土壤环境做出了实际贡献。

    据统计,中农控股目前实际拥有包括有机肥在内的五大类十二种的高效节能新型产品,年均销售规模逾200万吨,销售地直达全国20个省份,惠及耕地面积8000万亩,在大幅减少传统肥料过量施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对切实保护农业生态和土壤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做为农服务的实践者和创新者

    尽管中农控股在产品布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以何种手段确保新型肥料及环保有机肥的广泛施用,进而为土壤生态和粮食安全保驾护航呢?对此,中农控股合作社网络连锁分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公司现有的23家省市级经营实体和5000个乡镇级经营网点是我们开展新型肥料和有机肥销售的最好平台,而测土配方、农技培训、田间指导、实验田示范等多种为农服务方式,则是保证新型化肥和环保有机肥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得以切实应用的最佳手段。实际工作中,中农控股确实是在基层网络建设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运营体系,细化为农服务项目,逐步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和质量,进而全面带动和促进各类新型肥料和有机肥的市场推广和种植施用,此种变产品营销为服务营销的推广方式间接为土壤生态的保护和粮食安全的保障提供了可靠的服务支持。

    中农控股在农化服务方面做出的实践和创新影响,在其与梅花集团签署战略协议当天得到了验证。据中农控股合作社网络连锁分公司负责人介绍,战略协议签署当天,该公司即连续召开25万吨有机肥的2014年现场订货会,并与参会的众多经销商达成4000多万元的2014年有机肥区域销售协议。经销商之所以信心坚定,是因为这些经销商多为中农控股基层网络的联营方,他们坚信中农控股基层网络的实际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能够确保和促进有机肥等环保型产品的实际销售和生产投放,从而间接实现对农业生态和土壤安全的有效保护。

    相信未来,中农控股在积极推动肥料创新,大力开发有机肥市场的同时,也必将进一步引领和推动农资行业的快速前行和健康发展,为中国减缓耕地污染,保护土壤环境,保障粮食安全承担起更大的责任,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韩 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